关于濮阳市2011年财政决算(草案)和2012年1—6月份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发布时间:2012-08-20 来源:
作者:管理中心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2011年全市财政决算和今年1—6月份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请予审议。 一、2011年决算情况 2011年,经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批准同级预算后,市财政汇总的全市一般预算收入预算为344000万元,实际完成390155万元,为预算的113.4%,比上年增加88430万元,增长29.3%。加上上级各项补助783148万元,调入资金3946万元,上年结转22021万元,动用上年结余安排支出5777万元,地方政府债券安排支出20000万元,全年收入总计1225047万元。 2011年,经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批准同级预算后,市财政汇总的全市一般预算支出预算为631261万元,预算执行中,加上上级追加、动用上年结余结转、超收收入安排、地方政府债券安排等,调整后支出预算为1197577万元。实际完成1184513万元,为预算的98.9%,比上年增加283518万元,增长31.5%。收支相抵,扣除上解上级支出15851万元,结转下年支出9938万元,建立预算稳定调节基金9839万元等,当年结余4906万元。 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批准的市级一般预算收入预算为155400万元,实际完成169147万元,为预算的108.8%,增长22.1%。一般预算收入加上上级各项补助收入147655万元,上年结转21085万元,动用上年结余安排支出303万元,地方政府债券收入13000万元,上解收入29021万元,全年市级收入总计380211万元。 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批准的市级一般预算支出预算为199685万元,预算执行中,加上上级追加、动用上年结余结转、地方政府债券安排等,调整后市级支出预算为338195万元,实际完成327837万元,为预算的96.9%,增长32.0%。收支相抵,扣除上解上级支出8903万元,补助下级支出23408万元,结转下年支出9585万元,建立预算稳定调节基金9839万元等,当年结余603万元。 全市基金预算收入完成256050万元,增长96.7%;全市基金预算支出完成282404万元,增长109.8%。 市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56951万元,增长86.8%;市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146591万元,增长102.3%。 全市和市级决算详细情况已在决算草案中说明,这里重点报告以下情况: (一)坚持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财政工作的首要任务。解放思想,创新观念,加强政策研究,注重统筹运作,争取各类补助资金(不含转移支付)共计30.8亿元,同比增长14.5%。争取资源型城市转移支付资金2.12亿元;财政直接融资2.8亿元,加上预算安排和预拨资金,累计筹措资金近15亿元,较好地保障了濮阳新区、中心城市综合提升、文明城市及卫生城市创建、引黄调蓄水库等重点项目建设资金需求;统筹安排各类奖励资金5000万元,激励引导县区和企业加快经济发展;拨付资金4.6亿元,支持市经济技术开发公司、市建设投资公司和市水利建设投资公司拓宽融资渠道,增强融资能力;拨付贴息资金9000余万元,引导金融机构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1亿元,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和就业创业工作。 (二)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优化支出结构,加大投入力度,全市教育、科技、农业等支出分别增长34.7%、31.5%、52.3%,均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增幅;全面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及时足额兑付粮食直补、综合直补、农机购置等各类支农惠农补贴17项,兑付资金近19亿元;全力支持教育事业健康均衡发展,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看病难、看病贵”有效缓解,新农村建设迅速推进,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逐步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不断完善;全市农村引黄农业生产用水水费全部免除,符合条件的县区全面推行城乡居民社会医疗保险,市城区全面免除基本殡葬服务费,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达到全省最高标准40万元。 (三)坚持把加强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作为财政工作的重要手段。将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管理;国库集中收付、公务卡改革实施范围进一步扩大,全面启动财政惠民补贴资金“一卡通”工程,非税收入征管系统进一步完善;出台《关于完善市城区财政体制的通知》,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政体制进一步建立;撤并财政资金专户104个,组织开展财政专项资金、县乡财政管理基础工作、会计信息质量和《会计法》执行情况等检查;继续深入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物资采购和资金管理专项治理;配合开展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组织开展税收大检查,全市共查补入库税款9750万元。 (四)坚持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作为财政工作的重要职责。2011年,上级补助我市一般性转移支付471588万元,增加157427万元,增长50.1%;上级补助我市专项转移支付282072万元,增加28026万元,增长11%。市对县一般性转移支付405952万元,增加117492万元,增长40.7%;市对县专项转移支付186756万元,增加17636万元,增长10.4%。 2011年,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下,财政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这是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市人大、市政协监督和支持的结果,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扎实工作的结果。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财政运行和财政工作中仍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人均财力水平低,制约了财政对各个领域的投入;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预算编制细化程度还不够,预算支出进度仍不够均衡;政府采购、公务卡等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改进。 二、2012年1—6月份预算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随着“一创双优”活动持续深入开展,特别是在三项重点工作“百日攻坚”行动强力推进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建设持续快速发展。在此基础上,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较好。 (一)公共财政预算执行情况。2012年,经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批准同级预算后,市财政汇总的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预算为468608万元(原“一般预算收入”自2012年起改称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6月份实际完成283621万元,为预算的60.5%,增长14.1%。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475509万元,增长9.2%。2012年,经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批准同级预算后,市财政汇总的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预算为947596万元(原“一般预算支出”自2012年起改称为“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6月份实际支出完成542317万元,为预算的57.2%,增长20.9%。 市六届人大五次会议批准的市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预算为209130万元,1-6月份实际完成109380万元,为预算的52.3%,增长24.6%。市六届人大五次会议批准的市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预算为261394万元,预算执行中,加上上级追加、动用上年结余结转后为312290万元,1-6月份实际支出完成119813万元,为预算的38.4%,增长30.8%。 1—6月份,全市公共预算收支进度分别比序时进度快10.5和7.2个百分点,保持了持续较快增长势头。一是财政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比上半年收入预期目标273500万元超收10121万元,同比增加35033万元,增长14.1%。二是财政收入结构进一步改善。全市税收收入完成209225万元,为预算的52.6%,增长23.6%;税收比重73.8%,同比提升5.7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居全省第5位。三是财政重点支出保障较好。全市财政民生支出424851万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总额的78.3%,增长20.7%,增支72886万元。分科目看,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分别增长27.4%、29.3%和21.9%;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农林水事务支出分别增长20.1 %、-5.7%和39.1%;节能环保、交通运输、住房保障支出分别增长133.6% 、125.3%和101.2%;由于上级新农合补助资金与同期相比下达较晚,医疗卫生增长-5.7%。 (二)基金预算执行情况。1—6月份,全市基金预算收入完成96848万元,增长89 %;全市基金预算支出完成121189万元,增长68.4 %。市本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37088万元,增长134.7%;市本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38493万元,增长52.2%。 (三)预算执行成效。1—6月份,全市各级财政部门着力扩需求、创优势、破瓶颈、惠民生,较好地服务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一是支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1—6月份,市财政多方筹措,及时下达拨付招商引资专项资金343万元,重点项目建设资金42466万元,其中,预拨项目资金27706万元。研究上报了支持濮范台扶贫开发综合试验区加快发展的财政优惠政策。二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前完成我市2012年粮食直补及农资综合补贴兑现工作和年度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任务,在全省率先圆满完成公务员津贴补贴标准调整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的兑现工作,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工作取得新成效。三是深化财政改革。深化财政预算支出管理改革,取消调减一般专项项目、政策专项项目712项,重点项目资金由2011年的7.4亿元增加到11.6亿元,同比增长56.5%;深化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管理改革,组织实施代建项目12个,概算总投资4.5亿元,目前已完成实际投资超亿元,节约财政资金830万元,平均节约率13%。 总体来看,当前全市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较好,但受宏观经济形势和我市经济建设固有的结构性矛盾等多重因素影响,当前我市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财政收入保持持续较快增长难度较大,落实保民 生、促发展等各项政策,财政支出压力较大,收支矛盾仍将十分突出。 下半年,我们将紧紧围绕全年各项工作目标,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一创双优”活动持续开展为动力,继续扎实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百日攻坚”行动,确保圆满完成市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财政收支预算和工作任务。一是狠抓增收节支。强化台账管理,创新征管机制,深入堵漏挖潜,确保依法征收、应收尽收。切实加强政策研究,全力争取上级资金。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三公”经费管理,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确保财政收支平衡。二要着力支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继续抓好上半年中央、省、市出台的支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财政政策落实工作。完善政策措施,创新投融资模式,拓宽投融资渠道,优化资金下达流程,积极支持稳增长、保态势。三要着力提高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继续深化财政预算支出管理改革和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管理改革,认真做好2013年预算编制工作,进一步提高预算绩效管理水平。四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折不扣落实好各项强民惠民政策,推动“实事工程”加快实施,让人民群众更多分享经济发展成果。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完成2012年预算和各项财政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全市各级财政部门将根据市六届人大五次会议和本次常委会有关决定和决议要求,坚持用领导方式转变推动理财方式转变,顺势而为,全力而为,提升而为,持续而为,确保完成和超额完成全年预算收入目标任务,为推动濮阳经济社会持续赶超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