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区人民政府关于市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第18号议案办理情况的报告
发布时间:2012-10-26 来源: 作者:管理中心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在濮阳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华龙区代表团岳璞生等11位代表提出了《关于我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等产业园区对园区内在建项目和投产项目跟进服务的议案》(第18号)建议:一是启动“三员”服务体系。项目建设前,有“专办员”在职责范围内享有最大化审批权,若呈报材料真实、齐全,批准手续可一次性办结;项目在建中,有“专服员”负责为企业协办、领办、代办相关手续;项目投产后,有“特派员”负责反馈企业意见要求,加强政企沟通。二是政府部门主管领导合理授权。部分政府部门主管领导因故不能正常履行业务审批职责的,应建立授权机制,由经其授权的本部门其他领导代为审批,不因人员问题影响相关单位和企业的业务办理。三是完善业务办理流程。以提高服务质量为先导,不断完善业务办理流程,简化业务办理环节,保证岗位职责明确、业务有效受理、相关人员到位。以“有事不出园区,人不出中心,问题解决不出管委会”为目标,建立园区项目企业服务中心,营造宽松的服务环境。四是推进建立区乡村三级联动服务体系。进一步构建园区内项目企业与驻地乡村的紧密联系,能在乡村两级解决的一般性问题不报园区,以缩短项目企业的问题解决周期,提高政府的服务效率。这些建议符合我区濮东产业集聚区发展和项目建设的现状,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下决心解决的重要问题。
      下面,受刘洪浩区长委托,我将第18号代表议案办理落实情况作一简要汇报:


      一、18号代表议案办理落实情况
      华龙区收到《关于我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等产业园区对园区内在建项目和投产项目跟进服务的议案》(第18号)后,区政府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成立了由区政府办、督查局、发改委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组成的工作小组,对产业集聚区开展了深入走访和调研,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开展了企业服务年活动,服务效率明显提高,项目落地和建设速度明显加快。
     (一)创新工作机制,强化项目保障
      一是强化领导机制。成立了项目建设推进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区委书记任组长,区长、区委副书记任常务副组长,有关县级干部为副组长,下设项目建设督导组、规划设计领导小组、土地报批领导小组、物流园区建设管理领导小组、迁村并点工作推进领导小组,从组织保障上为项目建设提供坚强后盾。实行县级干部分包项目责任制。建立了“一个项目一名县级干部牵头,一套班子跟进服务”的工作机制,分包领导对建设项目加强协调,现场指导,现场解决问题。成立了七大合力团。组建了工业经济发展合力团、城市建设和管理合力团、农业农村工作合力团、商贸服务业及招商引资合力团、维护社会稳定及信访合力团、基层组织建设合力团、督导合力团,全部由区委常委任团长,对全区各项重点工作负总责,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
      二是强化推进机制。每天召开早餐会。成立了工业项目早餐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早餐会和商贸物流项目早餐会,每天到施工现场进行实地察看,现场解决项目推进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部署当天的工作任务。每周召开一次调度会。周调度会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包项目领导、引进项目单位主要负责人、企业负责人参加,研究解决工程进度和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重大困难和问题。每月召开一次例会。每月月底,对照工作台帐进行一次现场点评,区四大班子、有关区直单位和乡办参加,现场进行点评,对施工进度慢的通报批评,对施工进度快的通报表扬。年终进行一次总评。年终对项目引进单位进行一次总评,纳入目标考核,排出位次,在全区三级干部会上隆重表扬先进,鞭策后进。建立推进集聚区建设的九大机制。组织开展季观摩评比活动;每季度召开一次重点项目一线负责人现场经验交流会;每季度召开一次群众工作经验交流会;组织开展政法系统维护发展环境评比竞赛活动;组织开展纪检、宣传、信访、组织、统战等部门深入项目一线支持服务重点项目建设;组织企业开展税收、产品、厂房、绿化、卫生、参观通道等方面竞赛活动;开展大招商竞赛活动;组织开展重点项目投资强度审计;分批分期组织人员赴外地考察学习重点项目建设经验。
      三是强化管理机制。对集聚区建设的所有在建项目倒排工期,建立台账,明确详细的时间节点、工作要求、形象进度、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由区督查局和创优办根据台账要求,定期、不定期进行督察,表扬先进,通报后进。
     (二)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效能
      一是变被动为主动,实现了业务办理不出园区。完善了业务办理流程,启动了“三员”服务体系。对进驻产业集聚区的项目实行保姆式服务,落户集聚区企业的所有相关手续,统一由产业集聚区管委会代办,帮助企业完善相关证照和审批手续,在政策范围内减免相关费用,做好全程服务和跟踪服务。
      二是变处罚为指导,切实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对重点项目实行挂牌保护。对入驻产业集聚区的企业,在安全监督、环境保护等方面,相关部门主动到企业指导,主动帮助整改,任何单位和部门不准到企业进行检查、收费、罚款等活动,全力维护企业正常的生产建设秩序,为项目入驻和项目建设提供优良的政策环境、法治环境和人文环境。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意见》等文件,组建了“法纪指导团”,建立了对重点项目由区纪委监察局班子成员及涉案科室负责人联系督办制度,对项目推进过程中出现的涉法涉纪问题进行及时处理,并为企业提供涉法涉纪问题咨询和指导服务。对重点项目开通服务直通车。设立了举报投诉电话,建立直查快办机制,受理查处影响发展环境的违规违纪案件,切实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
      三是变严打为严防,避免了企业利益受损。在产业集聚区内设立了软环境治理办公室、城建监察中队和巡防队,配备了业务能力强的专职干警队伍,24小时值班,维护企业正常施工秩序。不断加大了产业集聚区周边环境治理力度,预防阻工阻断、强装强卸、强揽工程等现象发生。
     (三)构建服务平台,化解企业难题
      一是搭建企业服务网络平台。把“中国中小企业河南网”作为加强政企沟通、直接服务企业的主渠道、主窗口,逐步实现企业融资、要素保障、市场开拓、人才培训等服务功能,构建一体化服务平台。
      二是搭建惠企政策落实平台。组织涉企政策宣讲团,定期深入重点服务企业、区直有关单位和乡办开展政策宣讲,现场解答企业运用政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掌握企业政策需求,推动政策落实。各乡办、各有关部门及时掌握政策,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出台的财税、金融、技术改造等政策措施,为企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三是搭建企业融资平台。组建了政府控股的融资性担保公司、建设投资公司,为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中小企业加快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建立了企业经营状况、贷款需求等情况数据库,筛选发展潜力大、经营效益好的企业向各银行推介,为银行加快授信提供了基础准备。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三员”服务体系建设方面,“三员”多为兼职,有些专项服务工作不能在第一时间完成,存在履职不到位现象。在政府部门主管领导合理授权方面,有些同志思想不解放,习惯于让一把手拍板,办结有关手续不够及时。在完善业务办理流程方面,有些业务办理环节不够简化,园区项目企业服务中心还没有建立起来。

      三、下步打算
      华龙区将按照省、市《关于加快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实施意见》的要求,进一步强化对在建项目和投产项目的服务意识,建立健全服务体系,完善业务办理流程,坚持以项目带动发展,以服务树立形象,全力推进濮东产业集聚区建设,全力打造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努力为全市实现“二三五”赶超目标率先作出贡献。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