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关于市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第22号议案办理情况的报告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在濮阳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清丰县代表团王雁鸿等10位代表提出的《加强食品安全监管 消除管理真空的议案》(第22号)建议:一是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二是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制;三是建立统一的食品安全信息网络;四是推进食品安全监管关口前移;五是加大执法检查力度。这些建议客观中肯,对进一步做好食品安全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下面,我将第22号代表议案办理情况作一简要汇报:
一、我市食品安全工作基本情况
我市现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261个、食品流通企业10891个、餐饮服务企业3221个,种植、养殖和畜禽屠宰等各类企业8867个。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我市坚持以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为主线,认真落实国家、省食品安全工作部署,加快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强化食品安全日常监管和专项整治,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全市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今年9月12日-13日,省政府食品安全督导组在莅濮督导检查中,认为我市的食品安全工作领导重视、措施得力、成效凸显,尤其在小作坊、小摊贩专项整治、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和实施食品安全“四大放心”工程等方面积累了很好的经验做法,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二、第22号代表议案办理情况
接到《加强食品安全监管 消除管理真空》的议案后,市政府高度重视,及时安排市政府食品安全办,组织有关部门认真做好议案办理工作。针对议案提出的建议,市政府食品安全办于8月14日-21日,组成两个督导调研组进行了深入调研和督查,推动了办理工作扎实开展。具体来说,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市长盛国民、常务副市长申延平等多次听取汇报,亲自协调解决相关问题。今年以来,市政府先后召开6次食品安全工作会议,印发了《2012年濮阳市食品安全重点任务责任分工》、《2012年濮阳市食品安全工作要点》等文件,推动了全市食品安全工作扎实有效开展。按照省政府统一部署,市、县(区)两级政府相继成立了食品安全委员会,组建了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落实了人员、经费和办公场所。同时,扎实推进监管重心下移,各县(区)均按要求建立健全了乡、村两级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初步构建了市、县、乡、村四级监管网络。
(二)突出重点,加强专项整治。坚持日常监管与专项整治相结合,突出重点,强化措施,集中开展了一系列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全面加强各个环节的监督检查和重点时段、重点领域的专项整治。一是开展了“瘦肉精”专项整治。共检查饲料生产经营企业400余家次、兽药生产经营企业142家,抽检各类养殖场578家,抽样1536批次,均未发现添加违禁物品现象。二是开展了流通环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3万人次,检查食品经营户2.73万户次、各类批发市场、集贸市场180个次,依法查处、取缔无照经营食品户158户。三是开展了小作坊、小摊贩专项整治。4月9日-13日,市工商局组织开展了小作坊、小摊贩专项整治,检查小作坊、小摊贩741户次,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134份,责令停产停业15户;9月18日-28日,市政府组织开展了市、县城区夜市大排档专项检查,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了夜市大排档食品安全监管。四是开展了畜禽屠宰环节专项整治。共屠宰检疫生猪、牛、羊13.29万头(只)、禽类6031.57万只,检出病害动物2488头(只),全部按规定作了无害化处理。“瘦肉精”检测抽检生猪、牛、羊2657头,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五是开展了学校、托幼机构食堂专项整治。共检查学校(托幼机构)食堂459家,责令限期整改139家、立案查处27家,并将存在较大食品安全隐患的17家学校食堂检查情况,向市教育局等有关部门进行了通报,督促其认真整改。六是开展了节日期间食品安全专项整治。1月10日-11日,组织开展了元旦、春节期间联合执法检查,出动执法人员130余名,对城区1000多家餐饮单位、屠宰场、农资门市等进行拉网式排查,清除了一批食品安全隐患。9月10日-10月10日,组织开展了中秋节、国庆节期间食品安全集中整治,确保了节日期间食品安全形势稳定。同时,还组织开展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旅游景区食品安全、清真食品安全等各类专项整治,收到了良好成效。
(三)严格执法,打击违法犯罪。按照从严从快的原则,不断改进执法手段,提高监管效能,严厉查处了一批食品安全违法违规案件。如市工商局查处制售假冒伪劣食品案件320余件,查扣各类不合格食品1090余公斤、酒类6万余瓶;市质监局加强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监管,共出动执法人员875人次,检查企业472家次、责令停产整顿37家;市卫生局全面加强餐饮服务环节执法检查,出动执法人员1950人次,检查各类餐饮服务单位2900户次、立案查处24起;市公安局自食品安全“四大放心”工程启动以来,查处食品安全违法案件18起,刑事拘留5人、逮捕2人、起诉2人,取缔豆制品、地沟油等“黑窝点”8个。
(四)周密部署,扎实推进“四大放心”工程。按照省政府统一部署,强力实施以放心奶、放心肉、放心菜、放心豆制品为主要内容的食品安全“四大放心”工程。一是成立组织协调机构。市政府专门成立了食品安全“四大放心”工程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四大放心”工程的组织、协调和推进。二是高规格动员安排。6月11日,四大班子领导出席了我市食品安全宣传周暨“四大放心”工程活动启动仪式,市长盛国民就开展好这项活动提出了明确要求。三是精心组织推进。6月29日,市政府召开全市实施食品安全“四大放心”工程推进会,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进一步细化目标任务,狠抓工作落实。在市政府食品安全办统一协调下,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协作,推动了“四大放心”工程深入实施。我市实施食品安全“四大放心”工程工作得到省政府充分肯定,《河南省实施食品安全四大放心工程工作简报》(第2期)专期刊发了我市的经验做法。
(五)多策并举,加强社会监督。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鼓励和引导社会公众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投诉和举报。一是建立举报奖励制度。市政府及时转发了《河南省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办法(试行)的通知》,并要求工商、质监、卫生等监管部门,结合各自实际,制订了举报奖励实施细则。二是设立举报奖励专项基金。市财政专门安排20万元作为食品安全举报奖励专项基金,对群众举报的食品安全案件线索,经查实后,将按照规定予以奖励。三是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市、县两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均设立了举报、投诉电话,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投诉、举报渠道畅通。
(六)创新载体,健全信息网络。坚持将加强信息网络建设作为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效能的有效抓手。一是加强信息管理。下发了《关于做好食品安全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进一步规范了信息报送内容、时限和程序。二是构建信息交流平台。止目前,已编发《濮阳食品安全工作信息》27期,进一步加强了各级各有关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同时,积极向省政府食品安全办报送信息,《河南食品安全工作信息》已采用我市信息7条,省政府门户网站食品安全专栏刊发我市信息5条。三是积极推进食品安全信息公开。在市政府门户网站开设了食品安全专题栏目,下设机构设置、政策法规、工作动态、宣传教育四个版块,定期对内容进行更新,推动了各县(区)和监管部门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
三、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实行的是分段监管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客观上存在着执法力量分散、职能交叉重叠、多头执法与监管缺位并存等问题。就我市而言,还存在着食品安全监管力量不足、技术手段相对滞后等问题,影响食品安全的问题和隐患依然存在,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四、下步打算
9月25日,省政府根据省人大常委会对食品安全专项工作报告提出的审议意见,专门召开了全省食品安全整改工作会议。按照省政府统一部署,我市结合实际,提出了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加大食品安全工作保障力度、健全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和风险监测评估体系、持续加强宣传教育、加大对违法的惩处力度、加强舆情应对和应急处置等六个方面的整改意见,并于10月18日召开了全市食品安全整改工作会议,进行了具体安排。目前,整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我们相信,通过扎实整改,我市食品安全工作将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将进一步提升。下一步,我们将以这次人大代表议案办理为契机,下更大的气力、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切实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努力为实现“二三五”赶超目标、建设富裕和谐美丽新濮阳营造良好的食品安全环境!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