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成区综合提升和新区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12-11-07 来源:
作者:管理中心
市人大常委会: 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市建成区综合提升和新区建设,增强中心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按照市人大常委会年初的工作安排,10月中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谷红带领部分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和市人大代表,深入到站前广场、长庆路、东方花园二期、市第二污水处理厂、新区水库等施工现场,实地察看了我市路网建设、城中村改造、道路提升和新区建设情况,听取了市住建局和新区筹备组负责同志的工作汇报,较为全面的了解了建成区综合提升和新区建设取得的成效及存在问题。现将这次调查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建成区综合提升和新区建设情况 建成区综合提升和新区建设是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提升城市整体形象、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的重要措施,对于我市实现经济社会赶超发展,富裕和谐美丽新濮阳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两年来,全市上下根据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持续推进“一创双优”活动,牢固树立“抓城市建设就是抓经济发展、用市场经济观念经营城市、按旅游景区标准建设城市、用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管理城市”的理念,加压奋进,克难攻坚,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中心城市的综合承载力、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新区建设步伐加快、成效明显,有力的促进了我市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的大提升、大跨越、大变样。 ——建成区综合提升成效显著。石化东路、石化中路、胜利东路等6条道路通车,站前路西延、文化路北延、大庆路南延等12条道路建设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中原路与京开道转盘改造、建设东路等6条道路改造完工。站前广场、京开大道人防工程开工建设。高速引路风景林带、濮上路等7条道路和颐和广场、德胜公园等绿地绿化提升完工,实施了中原路西段、开州路等绿化改造项目,强力推进线缆“上改下”整治工作。23个城中村,已开工建设18个,在建建筑面积达54.38万平方米,完成投资120亿元。阳光大厦、城市规划展览馆建成并投入使用。中原市场等3个集贸市场改造项目积极推进。开工建设保障性安居住宅31个项目29762套,其中,经济适用住房14892套,公共租赁住房5232套,棚户区改造9168套。马颊河(黄河路—胜利路)综合整治任务完工,河道景观得到提升。 ——新区建设取得突破。 《濮阳新区总体建设方案》获省委、省政府批准,新区路网濮上路北延、历山路北延、昆吾路北延等8条道路完工,起步区路网框架基本形成。与郑州百瑞信托合作组建了濮阳市龙瑞投资公司,融资30亿元。新区水库东西两个库区土方开挖进展顺利,日上机械120余台,累计开挖土方95万方。扎实推进“五大园区”、“十大标志性建筑”建设项目前期工作。9月28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开工建设,标志着教育园区正式启动。 我市城市面貌发生了可喜变化,城市道路更加通畅平整,市容市貌更加整洁,全市上下干事创业、建设家园的愿望和热情空前高涨,濮阳的发展呈现出好的趋势、好的态势、好的气势,必将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大有作为。 二、存在主要问题 建市以来,城市建设管理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与先进地区相比,与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城市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近年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虽然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但也存在着投入建设不够均衡、硬件设施不够健全等问题,影响了城市居民生活的质量。如城市地下设施配套不完善,供水管网、污水管网配套不健全,背街小巷地下排水排污管道缺少或破损,公厕、垃圾中转站等环卫基础设施较少等。 (二)城市管理有待加强。城市管理量大面宽,社会公众对城市管理要求很高,我市部分地段特别是背街小巷、集贸市场、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等处,还存在着乱涂乱画、车辆乱停乱放、垃圾乱推乱放,流动摊贩占道经营、商户店外经营等现象,影响了市容环境,损害了城市形象,给市民生活带来不便。 (三)新区规划建设力度需进一步加大。由于新区规划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统筹协调难度较大,新区建设要突出重点,明确节点,会同相关部门做好编制工作,尽快完成重点项目控制性详细规划,特别是燃气、供热、供电等专项规划,严格规划报批程序,突出规划完整统一,避免出现规划建设不衔接、不协调问题,努力做到新区建设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 三、几点建议 (一)加快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完成年度目标。建成区综合提升和新区建设是我市的一项重点工作,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健全沟通协调、督促检查机制,明确责任,强化措施,突出抓好城市重点项目建设,科学施工,高质量、高标准完成全年工作目标,努力打造经得起考验的精品工程。 (二)实施精细化管理,建立健全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要树立抓城市管理就是抓发展的理念,进一步创新城市管理机制,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加快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细化各项管理标准,加强协调,注重宣传,调动广大市民参与城市建设管理的积极性,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确保城市管理工作的科学性、有序性和连续性,不断提高市民生活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三)超前谋划,破解瓶颈,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城市规划建设要学习先进地区城乡建设的经验,结合我市城乡建设的实际和“13363”城镇的空间布局规划,立足于城市长远发展,按照建设百年城市的理念超前谋划,运用市场化的手段和多元化的渠道破解建设资金问题,形成城市建设的强大力量,为富裕和谐美丽新濮阳建设贡献新的力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