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市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13-05-29 来源: 作者:管理中心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的安排,今年5月上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悦华带领由部分市人大常委会委员、代表组成的视察组,对我市城乡义务教育阶段标准化学校建设工作进行了视察。视察组通过召开座谈会,听取了市教育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国土局、市城乡规划局、油田教育中心和部分学校的工作汇报,先后到市直、开发区和范县的15所中小学校进行了实地察看,详细了解各学校教学、办公、生活设施等方面标准化建设情况,听取了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反映。同时,委托濮阳县、清丰县、南乐县、台前县、华龙区人大常委会分别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相关情况进行了视察,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意见和建议。教工委经认真综合与梳理各方面意见,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基本情况
      近几年,市政府紧紧围绕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教育工作呈现出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特别是自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和学校标准化建设以来,市政府高度重视,将其纳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标准化学校建设领导组织,与县区政府签订目标责任书,纳入年度综合考评,并通过多方筹措、多项整合进一步加大了财政投入,在改善办学条件、完善教学装备、优化育人环境、充实教师队伍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目前,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365所,成功创建了251所标准化学校,按照市政府(2012)23号文件要求,到2015年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全部达到标准化学校建设基本标准。市教育局在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中,积极主动协调各职能部门,扎实推进,城乡学校到处都在建设和提升,教育系统改善办学条件的热情高涨,形成了干事创业的良好局面,使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硬件设施整体上了一个大台阶。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学校布局不合理。中小学校建设滞后于城市开发步伐,城区学校布局和建设落后,学生就近入学难。尤其是在市城区内,存在市教育局、油田教育中心、华龙区和开发区多家办学,缺乏统一合理的规划布局,甚至有重复规划建设现象;农村中小学校多,规模小,学生不断流失,教育资源闲置浪费。
      二是学校发展不平衡。城乡学校之间、城区内的学校之间,优质教育资源配置差距大,使办学条件、教育质量不能类比。一些农村中小学校,校舍简陋,仪器缺乏,图书陈旧,基础设施薄弱,住宿条件差,有的不具备基本的办学条件。学校发展不平衡问题,直接导致择校热,使城区一些学校,如,市一中、市一实小等,班大人多,严重超员,学校楼房扩建严重挤占了操场、绿地面积,活动场所小,基本硬件有明显短板,不利于素质教育和校园文化的开展。
      三是教育资金缺口大。目前全市义务教育阶段达标学校仅有二百多所,且欠账较多,到2015年完成全部达标任务艰巨,没有足够资金的支撑,进展十分困难。如:胡状乡一中教学楼、操场等主题工程虽然建起来了,但负债一百多万,不断有人要账,影响教学环境。郎中乡一位女校长,把自己家的麦子卖了为学校建设垫资。城乡学校普遍反映办学经费不足。
      四是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城区学校教师在建市初期充实后,交替更新少,中年以上教师占较大比例,年龄结构明显断层,如油田十八中在编教师平均年龄在47岁以上;农村学校缺乏优秀教师和优秀管理人才,部分教师年龄偏大,知识老化,教法落后,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
五是城区中小学教师数量短缺。城区中小学校扩招,教师力量不足,教学压力大。
      三、意见和建议
      一要优化学校布局,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我市各级政府及教育、城乡规划等部门,要继续完善和实施教育布局调整规划,严格坚持小学两公里内服务半径的原则,既要考虑整体布局和资源整合,又要方便学生就近上学。标准化学校建设要与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薄弱学校改造计划、产业聚集区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城市新区发展规划、人口变化趋势等方面紧密结合,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合理确定学校布局,形成城乡教育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二要加大资金投入,保障标准化学校建设有序推进。我市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完善投入机制,积极策划项目,对接国家和省级危房改造、中小学布局调整、寄宿制学校建设等扶持政策,争取用好上级专项资金;要按照上级配套要求,持续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按年度将中小学标准化建设的资金列入财政预算,适时拨付到位,保障建设工程需要。市政府要落实好以奖代补专项资金,支持鼓励县区教育事业发展。鼓励社会力量投资举办教育事业,扩大教育资源总量。严格落实市、县两级政府办学责任,做好未建项目的规划设计,加快在建项目的施工进度、抓好建成项目的设施配备。要确保按计划完成年度建设标准化学校的目标,加快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进程。
      三要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工程质量。我市各级政府及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的管理和监督,对在建项目,一方面要全力推进工程进度,加快建设速度,一方面要加强工程监理,确保工程建设的质量;对已经建设完成的项目,要适时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综合评估验收,确保实施一所、建成一所、达标一所,力争将每一所学校都建成精品工程、放心工程和人民满意的工程。
      四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提供人才保障。我市各级政府及其有关职能部门,要科学预测学校、学生数量及发展趋势,研究制定按照在校生规模核定教师编制的政策,建立教师编制动态管理机制,重点解决好部分学校教师老龄化严重、学科教师结构性短缺和城区学校扩招教师力量不足等问题;要深化教育内部综合改革,强力推进教育工作机制的创新,大力实施教师、校长、班主任专业化成长工程,更新教育理念,提高业务能力,着力打造名师队伍。同时搞好岗位交流、对口支援、上挂下扶、牵手联动、共同提高,充分发挥名校名师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全面提升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促进教育内涵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