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市六届人大七次会议第14号建议办理情况的报告
发布时间:2013-12-17 来源: 作者:管理中心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在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郭滨等10位代表提出了“关于实施饮用水源地综合整治的建议”(第14号),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及时进行了研究安排,合力推进这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受市政府委托,市环保局作为主要承办单位,现将建议办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开展饮用水源综合整治及取得的实效
      西水坡调节池是我市城市居民主要饮用水源基地,其保护区的划定和保护措施的落实直接关系到我市居民的饮水安全。接到建议后,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高度重视,及时进行研究。3月25日,我局立即召开局长办公会,认真研究,细致疏理,具体布置,全面开展饮用水源地整治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破坏饮用水源地的违法行为。
      (二)调查摸排,建立了安全隐患名录。组织市环境监察支队、市环境监测站、相关县(区)环保局专业技术人员和行政执法人员,对水源地保护区进行了全面排查,清楚地掌握了西水坡调节池保护区存在的三个突出问题:一是保护区内村庄数量较多。一级保护区内有濮阳县城关镇西关村、西街村、新民大队等村庄,部分房屋同西水坡调节池仅一墙之隔,村民自用旱厕污物流入一级保护区内,同时存有村民向院内抛撒垃圾现象。二是保护区内有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二级保护区范围内有5家加油、加气站及1个垃圾填埋场;位于调节池西南角的濮耐公司矿石堆场、粉碎车间、工业窑炉所产生的大量烟粉尘,对调节池水质也有影响。三是保护区内有道路穿越。郑吴公路(101省道)穿越饮用水源保护区,车流量大,其中不少运输危险化学品和油料的车辆从调节池东侧、南侧通过,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对以上问题,均列入安全隐患名录。
      (三)主动作为,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一是督促水源地管理部门对水源地建设围栏、围墙,与周围村庄隔离,避免村民任意进出保护区,同时设立水源地标志,明确公示保护范围和保护措施;协调公安部门在西水坡调节池设置了治安室,加强对水源保护区的安全保卫。二是督促濮阳县政府取缔关闭保护区内违法建设项目,同时搬迁对保护区影响较大的部分居民。濮阳县相关单位和市自来水公司也开展了调研和治理,对较为严重的居民旱厕粪便和垃圾污染进行了清理,问题得到初步解决。三是加大对位于王助乡花东村东南违法垃圾填埋场监管。对违法倾倒、填埋生活垃圾的中原油田公共事业管理处下达了《限期纠正环境违法行为通知书》,还抓了市立洁垃圾清运公司在花东村偷倒垃圾的现行。7月29日,督促开发区致函市市政园林管理局,要求其行使监管职责,消除污染。目前,在花东村倾倒生活垃圾的现象已制止,减轻了对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安全威胁。四是强化对濮耐公司粉尘污染的监管。要求企业采取有效防扬尘措施,对块状原料堆经常洒水加湿,对粉状原料堆放场进行覆盖。五是加强水质监测工作。对调节池生物毒性、总磷、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等5项重点水质因子,实行24小时不间断监控,每月对水源地水质进行全因子手工监测,监测信息及时发送至市政府主管副市长等领导同志。监测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市饮用水质达标率均为100%,饮用水水质良好。六是注重舆论宣传。以让人民群众喝上放心水为目标,大力宣传贯彻环保法律、法规,提高全社会对水源地保护重要性的认识。七是在项目建设环评审批中,严格执行对饮用水源地的保护,对在保护区范围内的同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一律实施禁批。
      (四)完善制度,以制度保障饮用水安全。为加强饮用水源地的保护,我局先后制定实施了《濮阳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濮阳市饮用水源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濮阳市城市地表水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工作方案》、《濮阳市水源地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并狠抓贯彻落实,使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有了新进展。
      (五)积极协调,营造合力保护饮用水源的的氛围。饮水安全涉及面广,仅靠环保远远不够,需要多个部门齐抓共管,代表提出的建议也需要有关部门分头落实。作为主办单位,我局主动与濮阳县政府、市自来水公司、市林业局等单位联系,推进建议的共同办理。11月13日,市人大张礼杰副主任带队对我局办理14号建议情况视察后,我局及时将市人大领导视察情况和要求,向有关方面作了通报,对整治工作进行了督促。目前,濮阳县已召开了专题会议,确定年底前,使居民污染物处理工作得到彻底解决;市林业局也承诺优先解决调节池周边绿化问题。
      二、下步打算和建议
      今后,我局将继续把饮用水源保护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切实抓紧抓好。在市人大常委和各位代表的关心支持下,咬紧盯死,加强协调,把各项治理措施落实到底,促使问题早日解决,确保市民吃水安全。
      同时,建议市督查局督促濮阳县政府,对一级保护区内影响饮水安全的新民街南侧民房予以拆迁,自来水公司随之扩大水源地管理区范围,林业局设置绿化隔离带,营造绿色生态缓冲区;督促公安交警部门在进入二级保护区边界设置“前方进入濮阳市饮用水源保护区”明显标志,禁止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通行,在此区间通行车辆限速40公里;督促交通管理部门重新规划省道101路线,改道至濮水路向北至绿城路,避开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
      鉴于西水坡水源地紧临交通干线,距离西部化工区和濮阳县城太近,严格执行国家饮用水源保护有关规定难度太大,建议市政府有关部门结合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着眼长远,另行规划建设我市新的居民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从根本上解决我市居民饮水安全问题。西水坡调节池可作为我市工业用水水源和景观娱乐场所,恢复“中华第一龙”遗址,打造龙文化旅游基地,使之成为我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发挥更大的社会效应。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