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濮阳新区建设进展情况的报告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市政府委托,现将新区建设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濮阳新区建设整体进展情况
新区建设启动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的监督和支持下,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快推进新区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投资完成情况
截至目前,新区共完成投资55.5亿元,其中2012年完成23.5亿元,今年元至十月份完成32亿元。今年计划开工56个项目,概算投资148亿元,年计划征地11030亩,年计划投资40多亿元。
(二)规划编制完成情况
编制完成了新区起步区概念性规划,确定了“一心两轴、一库两湖、一山两带、四大片区”空间布局。编制完成了起步区京开大道以西35.5平方公里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市政专项规划、文化行政片区、教育园区城市设计和教育园区核心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即将完成京开大道以东9.5平方公里区域概念性规划,商务中心区城市设计正同步进行。
(三)重点项目建设进展情况
1.水库建设进展情况。已开挖土方900多万立方米,占总工程量的52%。今年开工的12个水库建设项目,已完成9个项目,3个项目正快速推进。其中,防渗墙已完成1600多米,占总长度的14%。争取明年7月份基本达到蓄水条件。
2.路桥建设进展情况。共谋划道路26条、总长71.9千米,桥梁18座、1320延米。目前已建成道路18条、桥梁3座、46.4千米。争取今年12月底开州路北延、濮水路北延建成通车,卫都路跨湖东西大桥、开州路大桥完成主体工程。
3.村庄迁建进展情况。起步区内亟需迁建11个村庄,其中,8个村整合迁建,3个村庄就地改造。已建成过渡性安置房47套、4600余平方米;累计完成村民住宅评估731户,拆迁208户。8个整合迁建的村庄作为棚户区改造项目已上报国开行,建设方案近日提交市规划联席会议研究。3个就地改造村庄已开工建设。
4.设施迁改进展情况。已完成投资5亿元。9条220千伏高压线路迁改已全部完成,6条110千伏高压线路迁改正在收尾。投资5000余万元的通讯光缆、油品、原料管线等正在施工,计划年底完成。通过迁改可腾出建设用地9000亩。
5.文化教育项目建设进展情况。濮阳医专(筹)21栋单体建筑已全部封顶。文化宫、图书馆、高级技师学院已开工建设。杂技艺术学校、新一高正按时间节点加快推进。
6.产业项目建设进展情况。供应3省17市、年销售额可达200多亿元的中石化中原天然气公司落户新区,已开工建设中原油田至开封、中原油田至邯郸两条输气管线,总投资20多亿元。移动公司生产服务楼、电信公司生产服务楼、现代商贸广场、开州城市综合体等产业项目均已开工建设。
7.融资情况。通过与国开行、省水投、百瑞信托、中建七局、北京恒盛德远等企业合资组建落地公司和BT建设模式进行融资,有效破解了资金瓶颈。目前,已用2亿元的资本金融资30多亿元,资金杠杆率达到15倍多,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
8.土地征用情况。通过“挤、集、挖、节”等措施,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集约节约用地。截止目前,共争取国家、省建设用地指标21288亩,征用土地(含租地)18920.5亩,有效破解了土地瓶颈。
(四)管理体制情况
2012年8月,市委、市政府成立了新区党工委筹备组和管委会筹备组,作为阶段性工作机构,暂定编制60名,主要从市直行政事业单位调剂解决。设置了综合办公室、组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展改革规划局、国土建设环保局、财政局、招商融资促进局6个部门,市引黄灌溉调节水库建设管理办公室、市城乡规划局濮阳新区城乡规划服务中心、市国土资源局濮阳新区土地服务中心和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第四大队4个双重管理机构派驻新区。今年4月19日,开州街道办事处整建制移交新区代管。
二、推动新区建设的政策措施及落实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2012年8月,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濮阳新区建设的指导意见》,成立以市长为组长的新区建设领导小组,定期研究、协调、解决新区建设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事项。今年8月份,市委又抽调一批县级干部和县级后备干部,组成8个迁建工作组,帮助新区推进村庄迁建工作。
(二)完善推进机制。新区实行“天碰头、日报告、周讲评、月观摩、季小结、强督查、重奖惩”推进机制。新区领导班子每天早上到施工一线安排部署工作,工作时间长达10多个小时,各项目部在下午六点前报告当天的进度,领导班子每周到现场点评项目进展、解决问题,项目单位每月交叉观摩,每季度进行小结。强化督查,创新绩效考评办法,严格奖惩。
(三)科学组织施工。引进“国字头”、“省字头”等实力强、品牌响的施工、监理单位,创新“双层水稳联铺”、“落水井提前预制”等施工工艺,各项工程交叉作业。出台了建设项目公开招投标、标后履约、文明施工等办法,设置业主代表监督、施工企业监督、专业现场监理和标后履约监督“四重保险”链,确保了工程质量,缩短了工期。
(四)激发工作热情。完善激励机制,营造干事氛围。新区干部职工自觉按照“早、抢、盯、实、硬”的要求,早思考谋划、早运作协调,抢机遇、抢时间、抢工期、抢节点。中秋节和国庆节期间,新区干部职工主动加班,抢抓麦后、秋后黄金施工期抓开工。盯事、盯人、盯项目,随时掌握项目建设情况,摸实情、干实事、求实效,用过硬的作风强力推进各项工作。
三、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人手不足力量薄弱。因新区管理机构未获省审批,工作人员由市直部门借调,加上新区建设时间紧、任务重,承担今年的56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0多亿,再加上各项社会事业管理职能任务,压力巨大,困难很多。
(二)征地拆迁任务重。今年需征地11030多亩,拆迁2000多户,各种历史遗留问题都会在征地拆迁过程中爆发,都必须在征地拆迁前解决;一些外地律师、个别企业和个人唆使群众借征地拆迁之机,漫天要价,动辄诉诸信访诉讼,解决起来难度巨大。
(三)相关部门支持新区建设力度有待进一步提升。新区筹备组目前尚处在筹备阶段,无职能、无手段、无执法权。所有审批立项都必须到市直相关部门办理,协调任务很重,牵扯了很大精力。有个别部门主动服务、勇于担当、想方设法帮新区破解难题的意识还不够强,有待进一步提升。
四、工作措施
(一)持续开展好“一创双优”活动。用“一创双优”活动来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选强配好村支两委班子。加大督查力度,强化绩效考评,营造干事创业氛围。落实好中央“八项规定”,建设廉洁新区。
(二)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村庄迁建、征地补偿工作,全力推进水库、路网、设施迁改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服务好进区文化教育项目,争取明年下半年水库蓄水,路网框架基本形成,建成投用3个文化教育项目、5个产业项目。
(三)切实破解瓶颈。做实现有融资平台,开拓新的融资渠道,破解资金瓶颈。积极争取指标,整合挖潜,破解土地瓶颈。创新群众工作方法,破解征地拆迁难题。科学定位产业方向,谋划包装产业项目。加大招商力度,增强新区发展后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