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市旅游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16-09-19 来源: 作者:管理中心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的安排,6月份开始,市人大常委会组成调研组,在张礼杰副主任的带领下,对我市旅游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听取了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行业负责人工作汇报,征求了相关企业负责人意见建议,深入基层旅游单位进行了实地视察。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近几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产业发展工作,以巩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载体,出台了一系列战略举措,大力开发旅游资源,全市旅游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综合效益显著提高,加快发展旅游业,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目前,全市有A级景区10家,国际、国内旅行社48家,旅游商品生产企业20多家,全市旅游从业人员近万人。全市旅游景区、旅游企业、旅游队伍得到了发展、提升和加强。发展了历史文化游、红色文化游、杂技文化游、黄河生态休闲游以及乡村旅游等文化旅游产业,初步形成旅游产业发展的新格局。
    我市积极发挥“杂技之乡”品牌优势,开发、整合杂技文化,发展杂技旅游,成交明显,投资5亿元建成了濮阳国际杂技文化产业园,打造出大型杂技精品剧目《水秀》;2012年,依托南水北调工程,投资33.6亿元规划建设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开挖6000亩龙湖,修建6.4公里龙山,完善各项旅游功能,提升了城市档次和品位;绿色庄园、濮上园等为代表的生态环境游不断开拓我市绿色经济新境界;旅游新产品、新业态不断涌现,蓝宝石温泉度假区项目、范县濮城名泉度假村项目等建成开业;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协同发展,历史文化遗存得到保护、利用、发掘、提升,如濮阳老城谋划建设了龙文化产业园、澶州署衙重建等一系列文化旅游项目,旅游产品进一步丰富。
    2015年,全市共接待旅游者57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8.8亿元;今年上半年,全市旅游接待人数316.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53亿元,同比增长12.2%和25.7%,发展势头强劲,旅游人数、旅游收入逐年增长。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发展氛围不够浓厚。我市被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城市,但不少干部群众对发展旅游产业认识模糊,对旅游产业引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不够,对旅游产业发展的潜力认识不足,对旅游产业在我市经济中的拉动作用认识不到位,从宏观上看,我市尚未形成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的共识。
    (二)旅游市场份额不大。尽管我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但上规模、上水平、上档次的龙头景点、知名景点缺乏,实物场景可看性发掘不够,大部分景点目前仍处于维护看管阶段,卖点不多;缺乏具有创意和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精品,仅有《水秀》一枝独秀,产品单一。做为新兴城市,又缺少有足够吸引力和影响力的决定性强势旅游产品带动,产业融合不够,产业链条偏短,直接导致在濮游客停留时间短、消费低。据统计,2015年,游客人均在濮阳停留时间在8小时之内,没有过夜消费,人均消费只有175元,远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低于周边地市。
    (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在城市开发建设中,不注重游客需求,旅游基础设施和功能不完善。游客集散、咨询、交通停车和旅游公厕等配套设施不足,旅游、交通标志不完善,部分旅游点管理水平低,不能为游客提供良好引导和推介。全市还没有一座像样的旅游服务中心,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游客旅游不便捷。同时,旅游项目开发和景区建设主要依靠政府投资,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格局没有形成。
    三、意见和建议
    旅游业是朝阳产业、绿色产业,具有调结构、低能耗、污染少、促消费、扩就业、可持续的独特优势。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历史时期,旅游业已成为各地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内需,激活市场,增加就业的优先选择。随着旅游业迈入发展快车道,国家对旅游产业发展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为我市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迎来了难逢的历史机遇。
    (一)完善规划,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旅游产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旅游产业是适应人民群众消费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旅游平台价值巨大。各级政府要按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要求,深化改革、依法兴旅,推动旅游业发展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结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对《濮阳市“十三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及专项规划的编制及落实,建议:一要有系统理念。把旅游产业要素做为一个系统,把交通行业、商业、建筑行业、生产制造业、金融业、接待行业、游园行业、营销行业、文化旅游智业等构成一个紧密结合的旅游产业链,形成有多个类别的行业系统。二要有全域理念。要把濮阳市做为一个大整体规划布局,以旅游的观念规划全市,以景区的标准建设城市,把全市当成一个大景区经营美化,尤其要加快旅游产业聚集,建设大项目,构筑大平台,打造大板块,培育大企业。实现旅游产品全市优化,旅游市场上下联动,城乡互动。特别是要深化旅游产业发展综合改革,将旅游产业发展理念融入社会发展全局,在编制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规划、城乡发展规划等上位规划中要充分考虑旅游产业发展需要,其他相关产业规划也应该积极与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相衔接,做到多规合一。三要有融合理念。按照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的理念,积极推进旅游与文化、文物、科技、体育、农林、工业、商贸、会展等相关产业相互融合,大力发展观光农业、生态农业、工业旅游、科技旅游、体育旅游、文化旅游、美食旅游、商务旅游等产业,加快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促进新的产业链、新业态、新的经济模式产生和发展,带动消费,拉动产业升级。四要有生态文明理念。一定要坚持保护好生态,把这一点做为底线,推动旅游开发向集约型转变,以旅游业的发展带动城乡环境的改变,促进森林城市、海绵城市、生态城市、宜居城市建设。
    (二)加快建设,优化旅游产业发展环境。要做好“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投融资平台,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引进社会资本,共同推进文化旅游城市开发建设。特别是要着力引进带动力大、文化品位高、旅游功能强的项目,加快提升文化和旅游产业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让我市那些极具开发价值和亟待包装上市的优质旅游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健全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建设,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一要标准化。景点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建设、安全建设、服务体系建设,包含旅游产业发展的硬件和软件,都要搞标准化。一定要高标准建设,规划和建设都要有前瞻性,不能建设之后就落后。要有质量标准、文化标准、形象标准,不能建出来四不象。二要人本化。要遵循以人为本的思想,要按照主人和客人共享这个原则,标准化和个性化协调统一,完善旅游人本化的机制,一切为了服务人、方便人、吸引人,创建宜游环境。三要有文化。濮阳是龙都、帝都,文化底蕴厚重,多在地下,要实施历史再现,要丰富文化形式,要讲好故事演绎,要提升旅游内涵。加强旅游与文物融合,正确处理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实现文化与旅游的充分融合,努力打造文化旅游精品工程。四要智能化。大数据时代,要能够通过各种途径抓取数据,规划和整合数据资源,加快智慧旅游建设,促进旅游业的现代化、市场化、国际化。
    (三)加强管理,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水平。要严格对旅游业进行管理和规范,保障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
    1.依法监管旅游市场。旅游业涉及领域广、部门多,特别需要各级政府加强对旅游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统筹规划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协调旅游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处理好旅游业发展与其他行业的发展、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与旅游资源保护之间的关系。
    2.依法保护旅游资源。依法保护文物资源,科学开发旅游产业,促成二者统筹相进,达到相互作用的效果。要科学保护文物,展示原有风貌,让文物充分展示原生态特性。
    3.依法加强行业自律。要转变政府职能,发挥政府指导、监管的职能,指导行业组织真正成为自律性组织。旅游行业要依法制定行业经营规范和服务标准,对会员的经营行为和服务质量进行自律管理。每个景区、旅游企业、旅游队伍都要制订具体的管理办法,用办法管好景区、管好企业、管好队伍,通过管理,管出质量、管出形象、管出效益、管出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