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人大机关学习马克思的体会与收获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宣言书 ,是新时代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辉文献。讲话要求共产党人要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做一种生活习惯,当做一种精神追求,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创造的重要政治体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社会优越性。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的学说是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秉持人民立场,为人民大众谋利益,为全人类谋解放,指明人民前进的方向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
通过学习,使我们清晰的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迄今为止最科学、最严密、最具生命力的理论体系。正是表明一种理论在理论价值上最代表人民的就是最为科学的;在理论逻辑上最彻底为人民的就是最严密;在理论品格上最相信人民的就是最有生命力的。《资本论》是马克思最厚重、最丰富、最代表性的著作,被誉为是“工人阶级的圣经”,是由于它有着为先进阶级而代言的宽广胸襟,有着为工人阶级解放而奋斗的社会理想。著作通篇展示出马克思在人民中实现价值,彰显责任。马克思主义全面而系统的体现着代表人民根本利益和人类历史发展方向的战略思维。从一定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从创立时起到170多年的今天,之所以能够在世界上,在人民中享有如此高的声望,产生如此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不是因为别的,也不仅仅是故事动人,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在揭示规律性、科学性真理的认识过程中指明了人民争取解放,创造幸福的方向与道路。与以往的思想家理论家不同。马克思论述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问题,不是从超历史的人性出发,而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现实矛盾出发,深入做经济学、历史学的分析,提出未来社会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正是在人民群众追求社会公平和自由幸福的不懈奋斗中,马克思主义给人民群众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营养。科学的理论指导和锐利的思想武器。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成功的实现了站起来、富起来和强起来的历史壮举。从党的理论、党的原则,党的实践,党的经验与教训中得出来的结论就是:“人民性是党性的根本体现,政党根植于人民,政党就有无穷的生命力。”
对待科学的理论,必须有科学的态度,恩格斯鲜明地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中国革命的实践,习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做出的结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是“对的”也是“新的”。今天,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就是要充分体现“国家机关必须由社会主人变为社会公仆,接受人民监督”,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大常委会是全面担负起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的工作机关,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因此,人大机关和人大机关的工作人员要牢固树立“人民的观念”,强化为民服务,为民履职,为民用权,以人民为中心的意识,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更好的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在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加强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加切实,更有成效地实施人民民主,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指引好人大工作,创造出更为生动的工作局面。让马克思的人民观,在人大园地根深叶茂,开花结果。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作为一个共产党人要不忘初心,守正初心,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同其他政党的根本区别。人大机关和人大工作人员必须坚持宪法确认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不动摇,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党领导人民制定体现党和人民统一意志的宪法,人民自觉接受宪法确认的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人大常委会作为人民行使国家权利的机关,要讲党性、讲政治,不断强化“四种意识”,自觉在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围绕党的决策部署,依法履职,永远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努力成为宪法的忠实崇拜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把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的理论光芒,实践的更加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