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县区人大 >> 濮阳县
用新思想定位做好县乡代表工作的几点新思考
发布时间:2018-08-27 来源: 作者:管理中心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十九大的灵魂已写入中国共产党党章,成为我们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指导思想。十九大确立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判断、重大举措昭示引领亿万中国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以此为方略,政治定位县乡人大代表工作要在以下五个方面下功夫。

一、认真学习十九大精神,充分认识做好县乡人大代表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现实、最管用的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制度体现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长期奋斗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保证人民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巩固和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依法治理国家的基本形式,三者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实践。”“加强人民当家制度保障,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完善,要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是当代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与发展。讲话站位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邃,博大精深、涵盖了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面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政治的方方面面,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创新意义。为我们进一步做好新时代人大代表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昭示着我们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做好人大工作的道路自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对于国家治理的重大意义,是我们开展人大工作的制度自信;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人大工作,增强我们做为人大工作的政治定力和工作方向,是“航标灯”是“压舱石”,是“定盘星”,也是“定心丸”。学习领会好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是做好人大工作的根本前提和制胜法宝。

代表是人大工作的组成和基础,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是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纽带与桥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通过各级人大代表的生动实践来实现的。代表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体制和政治优势的发挥,直接关系到宪法和法律赋予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的实现,只有代表素质能力不断提高,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才能坚持得好,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才能坚持得好,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才能真正得到保证。

目前,全国有各级人大代表267万人,县乡人大代表共计254万人,县人大代表占全国五级人大代表总数的95%以上,是绝对的大群体。县乡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且最具代表性、群众性,为此做好县乡人大代表工作,对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巩固基层国家政权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二、县乡人大代表要在讲政治上更坚定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全党要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讲到:“更好地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使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成为全面担负起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的工作机关,成为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对这些论述的学习理解的根本选择就是:人大代表首先要讲党性、政治性。“讲政治听党话”是当好人大代表的首要前提和根本条件,政治性是代表工作最鲜明的本质特征。人大代表要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坚定坚持党对人大工作的绝对领导,旗帜鲜明讲政治。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要求:“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这就要求我们人大工作必须坚定坚持和紧紧依靠党的领导开展工作。人大代表必须坚定党性、政治过硬,以此来统领代表性、群众性和先进性、这既是顶层设计也是根本遵循、是“必须的”。人大代表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执行代表职务,通过代表大会保证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保证党组织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保证党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实施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对于确保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确保党和国家的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县乡人大代表政治性的具体体现。责任和义务,使命和担当都要求人大代表讲党性、讲政治,代表中的党员代表,首先做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让党性成为政治性的首要特征。非中共党员的代表,首先要爱党、爱国、爱人民,拥护支持服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只有如此,才配是一个人大代表、才能当好代表,履好职。

三、县乡人大代表要在先进性上下功夫

发挥代表的主体作用,是县乡人大一项经常性和基础性的任务。县乡人大代表工作在基层一线,有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县乡人大代表的形象和作风,直接关系到国家权力机关的形象,关系到人民群众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信心。“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是习总书记的人才战略,县乡人大代表都是各条战线的代表人物,先进典型,人大代表植根于人民,代表着人民,服务人民的集中体现就是集中体现在先进性上。

县乡人大代表的先进性是引领。除此之外思想性、大局性、积极性、专业性、代表性、群众性以及责任担当、勇于作为构筑了代表先进性的一些重要组成。其具体要求是思想必须先进、方向上必须明确,观点必须积极,大局意识要强、履职尽责的热情要高,讲荣誉更讲责任,讲责任更讲使命,始终紧扣发展改革的主题,紧贴中心重点工作,精准发挥作用,找准服务大局的切入点,结合点,着力点,精准发力。让代表的作用成为社会实践、社会发展、社会进步的一个助力器、生力军。让党放心、让人民高兴,让代表的先进性转化为更多的实事好事。

三、县乡人大代表要在履职上求规范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激励共产党人:“我们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注重培养专业能力、专业精神”。人大代表是一个职务,人民群众参与国家治理,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要通过代表履职的法定程序来实现,代表的本领、专业和履职能力至关重要。

人大监督是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所有监督中最高形式的监督。县乡人大代表要把宪法法律赋予的监督权真正用起来,真正正确履职监督,发挥应有的作用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所在。人大代表规范履职就是要围绕党委重大决策的落实进行监督,把党委的决策部署转化为人民群众的共同意志和自觉行动,积极回应好群众的需求和诉求,统筹好社会不同阶层不同群众的利益,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要突出重点,围绕政府重大工作事项监督,围绕政府全口预决算开展监督,严格按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进行监督。正确处理好监督与支持的关系,既敢于监督又善于监督,寓支持于监督之中,形成监督和加强、推动、改进“一府两院”的良性互动。综合运用执法检查、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组织专题询问、开展工作评议和民意测评等措施,确保法律法规得到有效实施,从而不断增强人大代表监督的系统性和实效性。

还有一项监督是科学讨论决定重大事项。讨论决定重大事项,是人大的一项法定职权和重要工作,也是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重要体现。通过行使这一监督权,把重大决策部署通过人大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

大会期间,还要严格要求县乡人大代表的一切履职行为要积极作为规范有度,绝对不能“讨论不发言,表决不按键”。

由于县乡人大代表来自于基层、知识性、专业性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要加强培训学习,提高工作素质和履职能力,通过开展代表之间的争先创优活动,不断创新履职载体提供更多机会和平台,激发代表履职的激情和活力,让人大代表真正成为党与人民群众的纽带和桥梁,成为管理国家事务工作中一积极分子。

四、县乡人大代表要在联系联络上来创新

上下级人大代表的联系联络,县乡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联络要制度化、常态化、体系化、机制化,形成一套“上下联动,以上带下,以下促上的生动局面,是新时代人大工作对代表提出的新课题。县乡人大要让县乡人大代表跟上跟进,跟好国家、省、市代表的步伐与水平,以期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化、常态化是人大代表履职的本质要求,不联系或联系不好直接影响着代表作用的发挥;不联系或联系不好有可能严重到失去代表性。因此坚持和推进代表联系联络工作大有文章可作,是各级党委加强人大代表工作的实际需要、有力抓手。县人大常委会,乡镇人大主席团要切实负起责任,加强联系联络,推动开拓创新,要广泛运用新兴媒体,建立好人大门户网站,开设微信微博公众号,在电视广播节目中开设专题栏目,定期不定期发放调查问卷同,面向社会征求方案等方式方法。让联系联络的方式现代化、空间无限化,以此来提升代表联系联络的层次和水平。让联系联络出活力、联出积极性,联出政治性、联出先进性、联出新作为。

                                                                                                                                                                                                                                                                 作者:孙瑞亭  郑改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