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濮阳市2022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发布时间:2022-10-31 来源:濮阳人大 作者:管理中心


——2022年8月30日在市八届人大常委会第35次会议上

濮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2022年上半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请予审议。

一、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今年以来,面对超出预期的风险挑战,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的依法监督和大力支持下,全市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楼阳生书记莅濮调研指示精神,围绕市八届人大六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扎实推进“工业项目攻坚年、招商引资突破年、能力作风建设年”,稳运行保增长、扩内需促转型、夯基础创优势、办实事惠民生,经济运行企稳向好,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在全国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绩效考核中连续2年获优秀等次。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916.79亿元,增长4.3%,居全省第7位。

(一)双线嵌合双战双胜。疫情防控举措精准高效。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扎紧“四个口袋”、筑牢“三道防线”,在全省率先实现24小时区域核酸检测完成率达100%。有效应对两轮疫情冲击,3月份疫情3天内实现社会面清零,5月份疫情一个潜伏期社会面、隔离点实现“双清零”,为经济持续回稳向好营造了良好环境。经济企稳向好态势巩固。建立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经济运行调度机制,发布“四保”白名单企业(项目)798家,出台80条稳运行促增长一揽子政策,为企业办理留抵退税、缓减免税39.4亿元,企业问题化解率达90.1%,新增市场主体1.98万户。经济运行克服两次疫情、23天静态管理影响,在极端困难下逆势上扬,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9%,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83.3%,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6%,均居全省第2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分别高于全省1.3个、1.4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13.6%,居全省第10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温和上涨1.3%,处于合理区间。

(二)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在全省率先揭牌成立市科学技术研究院,集聚研发平台(机构)40家。河南省龙子湖实验室(濮阳氢能示范区)筹建方案通过专家论证,4家中试基地、10家产业研究院挂牌运营。依托宏业生物牵头组建河南省生物基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实现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零的突破。实施科创型小微企业增量提质“春笋行动”,认定科创型小微企业127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达52.9%。技术合同成交额达4.93亿元,增长20%。制造业动能转换提速。建立重点产业链“双长制”,组建聚碳新材料、装备制造等10个产业联盟,实施巴德富新材料产业园、远景智慧储能装备制造等产业攻坚项目140个,扎实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四新”产业快速发展,成功举办2022广东涂料产业发展(濮阳)大会,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被纳入全省第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名单,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1家、创历史新高,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49.4%。未来产业破冰布局,成立氢能产业联盟,制定实施氢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出台促进氢能产业发展扶持办法,成功举办2022中国氢能产业发展(濮阳)峰会、现场签约重点项目15个,产业项目投资达293亿元。传统产业提质发展,136个“四化”改造项目完成投资101.5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79.6%。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亿秒电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快速发展,锐驰高科生产经营和智慧化科技展示中心项目建成投用,大数据智慧生态园等加快建设。5G应用示范场景持续拓展,华乐科技5G+工业互联网、工业园区智慧园区等5个项目成功入选河南省2022年第一批数字化转型典型应用场景。产业集聚水平提升,先进制造业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6%,对全市的贡献率达85.2%。服务业发展持续恢复。加快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累计接待游客771.4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14.4亿元。大力发展线上商贸模式,京东城市(濮阳)数字经济产业园入驻电商企业113家、产值突破7000万元。聚焦畅通供应链促进物流业发展,京东云仓清丰家居产地仓建成运营,厚疆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等项目加快推进。

(三)发展后劲蓄积增强。项目建设成效显著。率先搭建省辖市级投资项目在线监管平台、重点项目智慧调度平台,创新开展线上调度,推动项目建设提质提速。314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62.7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59.1%。前三期“三个一批”项目综合评价居全省第4位,前四期“三个一批”项目投产率、达效率分别居全省第3位、第6位,第五期“三个一批”签约项目总投资居全省第4位。抢抓国家扩内需稳投资战略机遇,提前启动项目集中谋划,围绕十大领域谋划储备项目2377个、总投资7232.3亿元。紧盯国家政策争取资金支持,为169个项目争取上级资金100.78亿元。交通枢纽加快构建。济郑高铁濮郑段通车运营,濮阳正式进入“高铁时代”;济郑高铁濮阳至省界段提速建设,累计完成投资21.5亿元。濮阳至阳新、卫辉、聊城3条高速公路,G240范县杨集、S304濮阳县白堽黄河大桥加快建设。“升”字形铁路网、“三纵三横”高速公路网及环城高速网初步形式。能源保障能力提升。卫11、文13西储气库正式投运,文23二期开工建设,中原储气库容量达到106亿立方米,成为中部地区最大的地下储气库群。中石化濮阳储气库公司在濮注册。全市新能源装机容量202.8万千瓦、占比达到55.3%,年发电量40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121万吨。

(四)城乡区域协同发展。中心城区承载功能提升。新建城市道路71条、打通断头路10条,市城区下穿济郑高铁立交工程6条道路完工,绿城快速路一期工程建成通车。中心城区污雨水管网清淤120公里,新建污水处理厂4座,城市防洪排涝能力提升。138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全部开工,棚户区改造项目建成交付6870套、开工建设1634套。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巩固,城市面貌持续改善。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壮大。实施百城建设提质项目207个,完成投资30.3亿元,县城基础设施进一步健全完善。加快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14个开发区优化整合为9个,在全省率先集中揭牌,上半年如期完成“三化三制”改革任务;8个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实现公共研发平台全覆盖。县域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3%,高于全市平均增速2.4个百分点。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夏粮总产171.9万吨,再获丰收。四大农业特色产业集群产值达78.1亿元、增长8.6%,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实现县级全覆盖。建成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示范乡(镇)20个、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4个。新改建农村公路176公里,南乐县被评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实现涉农村庄全覆盖,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考核居全省第一方阵,清丰县被评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显著县。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全市无一人返贫、无一人新致贫,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居全省前列。

(五)改革开放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实现突破。“放管服效”改革提前完成全年目标,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办理率、不见面审批率均达100%,“一窗受理”率达87.5%。出台《濮阳市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实施办法》,搭建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1+9+3”政策体系,推行新增工业用地“标准地+承诺制”,出让土地335亩、减少企业投资成本7000万元。在全国率先探索开展“区块链+医疗供应链”和大规模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工作,“系统化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南乐探索”入选“中国改革2021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工作获国务院督查激励。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探索实行房地产开发企业信用等级评价,强化房地产领域信用监管。在全省率先发行“绿色信易贷”,累计为12个绿色低碳项目融资3.72亿元;全面推广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模式,为企业发放贷款1.96亿元。开启“电等企业”供电服务新模式,实现了新入驻企业(项目)供电“即插即用”。营商环境综合评价连续四年位居全省第一方阵、连续三年居全省第4位。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深入实施“13616招商突破”行动,成立12个产业招商专班,组建4个“双招双引”基地,锚定22个主要产业链条、50个重要节点,精准对接、靶向招商,上半年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80个,包括生物基聚酯新材料产业链、正星科技农光互补氢能综合开发利用、科融新能源科技国际产业园、中建科钠离子电池新能源产业基地等4个超百亿项目,创历史最好水平。

(六)绿色低碳转型提速。碳达峰碳中和加快推进。编制完成《濮阳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行动方案》,完善碳排放强度控制机制,对豫能发电、濮阳热电实施全国碳市场配额管理。强化能耗“双控”管理,为巴德富新材料、中汇新能源等11个重大项目协调新增能耗32万吨标准煤。加快推进废旧物资循环化利用,全市资源综合利用率达93.5%。环境质量优化改善。制定年度污染防治攻坚战及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濮阳市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管理条例》5月1日起正式实施。全市空气环境明显改善,秋冬防目标圆满完成,上半年PM2.5、PM10、优良天数3项指标“一平一降一增”。新建22处水质自动监测站,8个国(省)控考核断面全部达标。强化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全市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100%。生态建设全面加强。编制完成《濮阳市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实施重大工程项目122个、总投资1111亿元。新建提升森林(湿地)公园10处,新增省级森林特色小镇6个、省级森林乡村示范村44个,完成造林3.3万亩,森林覆盖率保持在30%以上。实施“四水同治”项目103个,项目开工率、投资完成率均居全省第2位,在全省2021年度河长制“四水同治”工作考核中获得优秀等次。

(七)民生福祉持续改善。民生支出完成117.9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8.7%,居全省第1位。10件25项重点民生实事进展顺利,8项提前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加快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列入省规划的57个项目全部建成。“人人持证、技能河南”高质量推进,完成职业技能培训18.7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19.4万人。城镇新增就业3.7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04%。“一本六专”取得突破,濮阳工学院(本科)、濮阳科技职业学院(专科)纳入省“十四五”高校设置规划;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9所、城区学校17所、农村寄宿制学校9所,南乐县入选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县。高标准建设6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完成8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在我市推广应用。建成街道综合养老服务设施14个、日间照料中心291个,城镇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实现全覆盖。安全生产、信访维稳、扫黑除恶等工作统筹推进,信访及平安建设等工作获得全国表彰,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总体来看,上半年经济运行企稳向好,但受外部环境和两次疫情冲击影响,部分经济指标未达到预期节点目标,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低于全年预期目标3.7个、1.6个、7.3个百分点,完成年度目标压力较大。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内需增长动力不足。疫情影响广泛深远,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较为低迷,餐饮住宿、批发零售、文化旅游等服务性消费增长缓慢,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与年度预期目标9.5%相去甚远。房地产市场行情冷淡,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4.6%,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21%。二是动能转换仍需加快。上半年,“四新”产业增加值增长1.5%,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2.1%,分别低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6.4个、5.8个百分点。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高水平创新平台仍是空白,高新技术企业115家,占比不到全省的2%。三是要素保障有待提高。土地要素趋紧,建设用地储备不足,项目等地问题突出。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尚未根本解决,企业流动资金较为紧张。四是财政收支矛盾较为突出。减税降费对财政收入带来较大影响,疫情防控、基层“三保”等刚性支出需求较大,财政收支平衡面临较大压力。此外,部分重点领域风险隐患加剧,商品房去化周期居高不下,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电力电煤保供问题不容忽视。

二、下半年重点推进的工作

全面贯彻中央、省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市委八届三次全会暨市委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市八届人大六次会议确定的年度目标,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统筹推进“1236”战略布局,加快构建“一高、四新、两能”产业发展格局,做好夯基础、补短板、增动能、创优势、提质效、惠民生各项工作,确保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重返全省第一方阵,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突出做好以下9个方面工作:

(一)加强经济运行调度,全力稳住经济大盘。深入贯彻“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大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决稳住经济大盘。深化“万人助万企”活动。用好“四保”白名单企业(项目)运行调度平台,将疫情防控嵌入企业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各环节、全过程,充分发挥包保干部作用,“快直准实”落实落细一揽子稳经济政策措施,畅通企业问题反应渠道,切实解决“堵点”“痛点”“难点”问题,全力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加快释放消费潜力。持续开展促消费活动,加大消费券发放力度,重点用于汽车、家电等领域消费。发挥高铁“虹吸效应”,打造龙文化、黄河文化、杂技文化、红色文化等7条精品旅游线路,全面塑造“中华龙源地·世界杂技城”城市文化品牌。持续开展“濮阳人游濮阳”主题活动,加快安居街、文化路等6条特色商业街区建设,催旺城市“烟火气”。落实好促进房地产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23条措施,稳定市场,引导预期,增强群众购房信心。强化经济运行调度。坚持双线运行,健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经济运行调度机制,密切关注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运行情况,相机调度、精准调控,推动增长点稳定增长、下滑点止跌回升。强化煤电油气运等生产要素保障,做好电力迎峰度夏迎峰度冬、天然气保供、电煤协调等工作,加强市场价格监测预警,持续巩固经济稳中向好态势。

(二)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树牢“项目为王”理念,推动项目谋划、建设、投产、达效一体化管理,确保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实现两位数增长。强力推进省市重点项目建设。依托重点项目智慧调度平台、投资项目在线监管平台,实时监测项目建设进度和投资完成情况,开展线上调度、正反向调度、会议调度,确保35个未开工的省市重点项目9月底前全部开工、314个省市重点项目全年完成投资1121.3亿元。狠抓工业项目攻坚,紧盯三棵树涂料、盛源集团顺酐、巴德富新材料产业园等122个在建项目,中建材太阳能电池用封装材料、立邦涂料等11个下半年计划开工项目,倒排工期、加力推进,确保年内完成投资400亿元以上。滚动实施“三个一批”项目。强力推进前五期“三个一批”项目建设,确保签约项目开工率、开工项目投产率、投产项目达效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保持在全省第一方阵。提前做好第六期、第七期“三个一批”项目筛选储备,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提升储备项目质量。持续开展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暨“三个一批”项目观摩点评活动,进一步形成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浓厚氛围。加强项目谋划和资金争取。及时跟进国家、省最新政策导向,持续深入谋划一批质量高、前景好、带动强的重大项目,保持项目库充盈。抓住国家发行政策性金融工具机遇,提高项目质量和申报精准性,积极对接政策性银行,争取更多资金支持。做好2023年提前批专项债申报工作,对通过省考核的309个专项债储备项目,完善开工条件,积极争取专项债资金。

(三)聚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升产业发展能级水平。以“四新、两能”产业为引领,强化数智赋能,加快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构建完整产业生态,抢占发展新赛道。培育壮大“四新”产业。突出抓好聚碳新材料科技园、绿色涂料产业园、生物降解材料产业园等建设,加快宏业控股生物降解材料产业基地全省布局,推动全省重要的新型化工基地向国内一流新材料产业基地转变。实施天顺新能源产业园、中建材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远景智能风机等关键节点项目,打造“材料—组件—电场—应用”全产业链,推动资源枯竭城市向新能源城市转变。开工建设天能集团33万吨废旧铅蓄电池项目,谋划实施生活垃圾制氢、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等项目,打造全省一流的节能环保产业基地。推进海尔(濮阳)创新产业园、科大讯飞中原地区业务总部等项目建设,力争在芯片封装和服务器生产等方面取得突破。破冰抢滩“两能”产业。抢抓郑汴洛濮“氢能走廊”建设机遇,放大氢能峰会效应,设立氢能产业发展基金,年内建成宗惠氢气、中原油田兆瓦级绿电制氢一期、广东国鸿氢燃料发动机等项目,加快推进陕耀东方氢能孵化园等项目建设,开展氢燃料电池公交、环卫物流车辆等示范应用,年底前建成4座加氢站,构建氢能“制、运、储、用”全产业链条,实现濮阳从中原油城到中原氢城的华丽蝶变。推动医学与大数据、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加快培育5G远程诊断、智慧医疗、AI辅助诊断等一批新兴业态,尽快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强化数字化转型带动。推进5G网络基站建设,实现流量密集区域5G网络深度全覆盖。建成市大数据中心、新型智慧城市大脑,提升数字治理能力。实施长兴聚合物锂电池等项目,建成迈奇化学新材料、恩赢电子树脂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光纤光栅及其传感器研发中心和中试基地,推动数字产业化。深入开展“上云用数赋智”行动,新增上云企业500家以上,培育创建6个省级智能工厂(车间),打造3—5个省级5G示范应用场景。以数字化改造为牵引,推进136个技术改造项目建设,年底前建成华龙区油气服务智慧云平台,推动传统装备制造向高端装备“制造+服务”迈进。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以石化能源物流、冷链物流、电商物流为重点,建成厚疆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中商豫鲁农博城等项目,力争创建1—2家省级示范物流园区。实施“引金入濮”工程,积极争取更多全国性和区域金融机构来濮落户或开设分支机构,壮大地方金融主体。完善创投和产业投资基金政策体系,培育发展数字金融、电商金融等新兴金融业态,增强绿色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四)增强创新支撑能力,打造新发展硬核。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聚焦平台、企业、人才等关键环节,吸引集聚创新资源,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建设一流创新平台。推动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做优做实,重点加快与市医学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的融合发展;与河南大学、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等高校院所加强合作,共建河南省龙子湖实验室,筹建濮阳氢能示范区。支持宏业控股集团创建国家级生物基材料创新平台,助推绿色化工公共技术研发中心争创省精细化工重点实验室、建成省级中试基地。加快异地科技研发平台建设,实现科技成果离岸孵化、项目在濮转化。做好开发区龙都智慧岛试点申报工作,争取省第一批认定授牌。国家级孵化器二期主体完工,每个县(区)建成1家孵化载体,力争全市新增省级研发平台10家以上、市级研发平台25家以上。培育一流创新主体。实施“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梯次培育,年内新增科创型小微企业80家、高新技术企业2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0家。引导科技领军企业、行业龙头企业与高校院所再组建一批科技创新联盟、产业创新联盟,协同开展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加快推动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确保年底前覆盖率动态保持在50%以上。实施好20项市级重大科技专项,对3—5项重大科技项目实行“揭榜挂帅”,争取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10项,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并实现产业化。引进培育创新人才。实施“濮上英才集聚计划”,用好用活“1+14”一揽子人才政策,建设创新能力强、领军带动作用突出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利用三维仿真技术,加快建设省化工人才实训基地。持续开展“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从业人员持证率达到57%以上。

(五)加强基础能力建设,重塑发展新优势。统筹推进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区位资源优势向枢纽经济优势转变。构建综合交通体系。加快济郑高铁濮阳至省界段施工进度,开工建设南乐站站房工程、南乐站站前广场及配套设施,力争2023年底前,与山东段同步建成。加快推进京雄商高铁台前段前期工作,9月底前开工建设。持续谋划推进安阳经濮阳、荷泽至徐州铁路,衡水经濮阳至信阳潢川铁路。11月底前建成濮卫高速濮阳段、阳新高速一期,形成市城区环城高速;加快推进辉鄄高速、濮聊高速以及G240、S304等黄河大桥建设。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300公里以上。构建能源支撑体系。加快建设文23二期、文24等储气库,强力推进濮阳至鹤壁天然气管道、中原储气库群东部气源管道项目建设,巩固中部地区天然气储配中心地位。推进风电、分布式光伏等项目建设,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10万千瓦。建成国能1×5万千瓦背压机组、南乐傅潭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开工建设濮阳豫能发电多能互补一体化项目,积极推进仓颉500千伏变电站迁建,持续提升电力保障能力。构建现代水网体系。以“四水同治”为抓手,实施金堤河治理工程、马颊河防洪薄弱环节治理工程,统筹推进金堤河调蓄水库、金堤河张庄提排站扩建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着力构建“南水北引、东西互济、沟渠连通”的水资源空间配置立体格局。

(六)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统筹中心城市带动与县域底盘支撑,扎实推进濮濮清同城化、市域一体化,激发乡村腹地发展潜力,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提升中心城市引领带动能力。制定出台濮濮清同城化发展实施意见、三年行动方案,打造更具综合承载力、核心竞争力、辐射引领力的都市协同区。精准编制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聚焦高铁片区等4个重要区域、濮上路和绿城路2条重要道路、站前广场等5个重要节点,以现代化理念高水平开展城市设计,打造疏朗大气、错落有致、生态宜居、特色鲜明的现代都市。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快138个老旧小区改造,9月底前再开工建设5927套棚户区改造项目。推进韧性城市建设,完善城市防洪排涝、污水处理等设施,提升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完善城市路网体系,重点推进15个新改建道路工程,加快市城区与高铁东站间道路的绿波带建设,完善高铁东站周边道路基础设施,加快构建高铁站快进快出的交通网络。大力发展高铁经济,建设高铁新城,催生科技服务、金融、物流、商贸等新业态新模式,建成功能复合、便捷高效、配套完善、宜居宜商的城市发展新引擎。树立全周期城市管理理念,常态化、网格化开展文明城市创建,不断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形象。加快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市域一体化发展方向,建设濮清南、濮范台高质量产业走廊,引领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实施县城公共服务设施、环境卫生设施、市政公用设施等补短板强弱项工程,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向乡镇和农村延伸覆盖,促进城乡贯通发展。规范有序发展特色小镇,争取单拐极限运动、东北庄杂技等特色小镇挤进河南省特色小镇清单。做好第三批践行县域治理“三起来”示范县创建各项工作,争取再成功创建一个“三起来”示范县。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建成29万亩高标准农田,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在50亿斤以上。加快农业“三链重构”,抓好5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建成运营5个县域中心镇农产品加工园区,四大农业特色产业集群产值达到150亿元,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达到40家。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确保全市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28%以上、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95%以上,完成无害化户厕改造4.8万户。强化脱贫人口及监测对象帮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强化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编制完成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等15个专项规划,形成“1+N”规划体系。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工业、特色服务业,实施滩区综合治理、黄河省级湿地修复等28个重大项目,改造提升黄河大堤淤背区绿化带2000亩以上,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深入打好“三大保卫战”。打好蓝天保卫战,深化VOCs综合治理,持续加强移动源污染防治,推动空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打好碧水保卫战,严格落实“河长制”,强力推进“四水同治”,抓好汛期水污染防治,坚决扭转水质恶化态势。打好净土保卫战,强化监督管理,确保土壤生态环境安全。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印发2030年碳达峰实施方案,聚焦工业、能源、交通运输等领域,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组织化工、建材等高耗能行业实施节能降碳改造,争取年内建成18个项目,节约标准煤14.5万吨。组织申报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县、园区、企业,谋划推进能源综合改造、企业终端电气化等项目。制定二氧化碳捕集、封存与利用产业三年行动方案,实施中原大化30万吨/年液体二氧化碳回收项目,支持中原油田扩大二氧化碳驱油封存利用规模。

(八)持续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以改革扩大开放、以开放倒逼改革,实现改革开放系统集成、协同高效。深化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年底前濮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濮阳工业园区稳步有序完成社会职能剥离。加快编制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精准衔接国土空间规划,合理划定空间范围和四至边界。强化“亩均论英雄”导向,研究制定开发区标准体系,明确土地集约利用、亩均产出等标准,提升产出质量效益。全面推进开发区工业用地“标准地+承诺制”;出台控制稳定降低开发区内企业用水、用电、用天然气、用蒸汽价格以及形成氢气供应价格优势等5个实施方案,优化能源资源配置,提升要素保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创新行动,探索“上评下、下评上”“互联网+评议”等模式,带动营商环境系统重塑、层次跃升。全面推行“一网通办”“一件事一次办”“一枚印章管审批”,推动32个涉企经营许可事项“一照准营”全覆盖。持续深化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创建活动。持续深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成房地产开发企业信用等级评价,拓展“信易+”应用场景,全力做好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市创建工作。狠抓招商引资。发挥好4个双招双引基地、招商引资青年突击队作用,聚焦9大先进制造业集群17个重点产业链图谱,坚持“二分之一”工作法,大员上阵,高位推进,开展产业链招商、产业基金招商、委托招商、以商招商,力争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招商项目300个,新引进世界500强、国内500强和上市公司项目24个。深化区域合作。与安阳、鹤壁共建豫北跨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推动29件合作事项落地实施;与菏泽、聊城共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推动濮阳县与东明县先行先试,带动市级层面合作,推动濮阳由“豫东北边缘”成长为“战略前沿”“豫鲁焦点”。

(九)持续改善保障民生,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群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持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加快推进民生实事。扎实推进10件25项重点民生实事,强化督导服务,及时协调解决问题,确保顺利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做好滩区迁建“后半篇”文章,加强基层党建和安置区管理,因地制宜推动滩区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加快后续产业发展。稳定和扩大就业。强力推进稳就业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开发岗位2.5万个,确保应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5%以上、脱贫家庭毕业生就业率达100%,实现城镇新增就业超4.5万人。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建成投用市县城区中小学17所、农村寄宿制学校9所;紧盯“一本一专”申报工作,争取年内获批。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发展,依托市人民医院和市安阳地区医院重点打造癌症等区域医疗中心,推动市中医医院治未病康复综合楼、市第五人民医院传染病防治标准化建设等项目竣工投用。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建立健全集中隔离点储备清单和梯次启用机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持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培树“濮惠养老”品牌。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统筹发展和安全,纵深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做好风险隐患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建设;防范化解金融、房地产、政府债务等各类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底线;做好汛期安全、消防安全、食品药品安全、重要商品保供稳价、扫黑除恶、信访稳定等工作,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