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市人民政府关于旅游新业态发展工作情况的报告
发布时间:2022-10-31 来源:濮阳人大 作者:管理中心

——2022年8月30日在市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上

濮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张玉民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现在,我代表濮阳市人民政府,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全市旅游新业态发展工作情况。

旅游新业态发展是实现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证。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及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省十一次党代会和市八次党代会确定的“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目标任务,认真落实省委、市委关于旅游发展重大决策部署,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抓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积极打造“中华龙源地·世界杂技城”旅游城市品牌,推出文化体验游、乡村民宿游、红色教育游、研学知识游等旅游新业态,不断拓展旅游发展新空间,全面推动旅游高质量转型发展,旅游标识系统、旅游厕所、停车场等基础设施比较完善,所有4A级景区均实现通公交目标,旅游新业态呈现持续稳定增长态势。截止目前,我市拥有A级景区22家,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1家,省级特色旅游示范镇6家,省级休闲观光园区8家,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39家,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1家。精心推出以濮阳历史探源、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为主线的龙文化之旅、先贤追寻之旅等7条旅游精品线路。2021年,在疫情防控严峻形势下,我市实现旅游收入38.1亿元。

一、主要做法

(一)顶层设计,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制定了《濮阳市“十四五”文旅融合发展专项规划》《濮阳市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濮阳市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工作方案》,《规划》《方案》坚持前瞻三十年谋篇、国际视野审视,以推动文化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为主题,以“文化创意+科技创新”为基本路线和主攻方向,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强力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着力打造中华龙源地、世界杂技城、历史文化名城、极限运动名城、中原红都等地域文化品牌,着力拓展文化旅游发展新空间、促进文化旅游内容再生产、完善文化旅游产业全链条、开拓文化旅游消费新领域,推动濮阳在文化旅游融合领域持续创意创新、破题破冰、出圈出彩,培育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二)项目为王,做强旅游新业态支撑。推动重点文旅项目建设,星东方奇境影视世界项目、板桥古镇、单拐红色文旅综合体、中华龙源景区、世界杂技之窗等6个投资在10亿元以上的项目稳步推进。全民健身综合馆主体、中华孝道文化园、南乐文庙历史街区一期、班家小镇提升等工程建成投用。黄河文化艺术中心、市体校综合训练馆、国际杂技文化产业园“一园三馆”等项目开工建设。10项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和10项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项目纳入全省国家文化公园项目管理平台。其中台前京杭大运河遗址展示工程和清丰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旧址纪念馆综合提升项目被纳入全省国家文化公园重点推进项目。

(三)创新创意,打造旅游新业态品牌。世界杂技看中国,中国杂技看濮阳。国际杂技文化产业园、东北庄杂技文化园、娄昌湖杂技产业园等建成投用。国际杂技产业园主场馆——水秀龙珠馆集专业性和高端性于一体,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杂技界独一无二的标志性建筑。成功举办了中国(濮阳)国际杂技艺术节、第四届中国杂技艺术节、“百戏奖”杂技大赛。国内首部以“水”为舞台的大型杂技综艺剧目《水秀》,运用现代创作理念和高新科技,充分运用现代化的声光电时尚元素,注入了音乐、舞蹈、花样游泳、跳水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提升了传统杂技的艺术魅力,开创了一个引领国际潮流的“新杂技”时代,荣获中国杂技最高奖“金菊奖”,累计改版6次,演出1000余场次,观众40万余人次。濮阳的杂技已经成为驰名中外的文化名片。

(四)文旅融合,不断拓展旅游发展新空间。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推动红色、非遗、博物馆等文化资源与旅游融合发展,开展研学知识游、研学体验游等。发展红色教育游,对清丰县单拐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旧址纪念馆、台前县将军渡纪念馆、范县颜村铺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旧址等一批爱国主义基地开展综合性提升,不断提升展示水平,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叫响中原红都品牌。发展非遗知识游,推出了麦秆画、通草浮雕、面塑等一批非遗传习所、非遗工坊。让非遗贴近群众、走进生活。发展博物馆游,大力支持博物馆业发展,建成红木仁德博物馆、华夏神木博物馆、三棵树艺术馆等一批博物馆,让深藏在深宫的文物走进公众视野,传承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乡村游,建成公西集文化村、刘吕邱荷花村、冯寨香瓜村、丁寨草莓村、乜村鲜切花村、班家小镇等特色旅游村,建成台前姜庄、范县韩徐庄两家精品民宿。促进旅游体育融合,推动杂技体育融合向纵深发展,推动小轮车、滑板、冲浪、攀岩、街舞、跑酷等项目,成功举办了中国首届极限运动大会。促进文化旅游及夜经济消费,出台刺激文化旅游消费相关政策,推出“夜游”“夜娱”“夜食”“夜购”等活动,点亮灯火、丰富业态,打造了班家小镇、濮水小镇、板桥古镇等一批本土人气集聚的“网红”打卡地。

(五)科技赋能,激活旅游发展新动能。积极推动旅游数字化、智慧化发展,聚焦“颠覆性创意、沉浸式体验和年轻化消费”,培育沉浸式文旅新业态,推动现有文化内容向沉浸式内容移植转化。澶渊之盟(博物馆)、龙源小镇(展示“中华第一龙”)、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旧址纪念馆、挥公园、仓颉陵、刘邓大军渡黄河纪念馆6个数字化提升项目稳步推进。

二、存在主要问题和不足

(一)濮阳文化尚未充分挖掘。濮阳历史文化资源丰富,龙文化、上古文化、姓氏文化、杂技文化、红色文化等优势资源利用不足,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够,产业链条短,劣势明显。

(二)高成长性文化旅游企业偏少,难以吸引战略投资商和知名品牌入驻。本土企业“走出去”力量不足,普遍存在“散、小、弱、差”现象,扩能有限。

(三)高品质供给不足。旅游新业态产品可看、可感、可视度不高,外地客源仅占20%左右,过夜游客占比仅为6%左右。

(四)旅游业受疫情影响严重。文旅行业发展受到严重冲击,运营业绩下滑、经营惨淡、资金吃紧,旅游业投资均持审慎态度,旅游业恢复深不见底。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引进优质团队。对接发达地区,把优质团队引进来,实现我市旅游新业态发展的“弯道超车”。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促进濮阳文旅资源开发利用,推动特色文化产业、体育产业等旅游新业态发展。加强与北京世纪明德等专业研学旅行机构合作,拓展研学市场,培育具有濮阳特色的研学品牌。与中青旅合作编制文旅高质量发展规划,借助中青旅联盟优势,以商招商,促进旅游项目落地。

(二)加大项目投资。坚持项目为王,树立抓项目就是抓机遇、抓发展的理念,推动世界杂技之窗、中华龙源景区、龙山龙湖旅游度假区等3大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黄河文化艺术中心、濮阳市民文化活动中心、华夏神木文创中心、国际杂技文化产业园“一园三馆”等项目建设。实施欢乐龙湾、龙宫、龙山书院等项目。谋划推进石油文化小镇、中原油田展览馆项目,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

(三)加快旅游数字化。抢抓文旅产业发展的“颠覆性创意、沉浸式体验和年轻化消费”新风口,树立创意、创新、创造理念,发展基于5G、元宇宙、虚拟现实、全息投影、智能交互等技术的体验型文旅消费,培育沉浸式文旅新业态,推动现有文化内容向沉浸式内容移植转化。国际杂技文化产业园、龙源小镇、班家小镇、板桥古镇等由观光游向度假游和沉浸式体验游转型。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旧址纪念馆、市博物馆等建设智慧场馆。利用“云技术”,推动发展云旅游、云演艺、云娱乐、云直播、云展览等线上消费新场景,培育“网络体验+文旅消费”新模式。

(四)发展研学旅行。落实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梳理整合龙文化、杂技文化、红色文化及工业遗产等资源,打造一批主题鲜明的研学旅行基地,开发精品课程,推出精品线路,构建一流的研学旅行产品体系。出台支持研学旅行发展的相关政策,促进研学旅行健康有序发展。以富民惠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建设乡村旅游发展体系,提高乡村运营能力,赋予乡村振兴强劲的文旅牵引力。

(五)促进“旅游+”深度融合。“一切皆文旅,文旅赋能一切”,文旅行业的边界正越来越模糊,外延在不断扩展。颠覆传统思维方式,推动旅游与文化、康养、体育等多行业融合发展,让文旅融合成为各行业换档提速的重要方式,不断发展我市文化旅游新业态。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2022年8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