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省联络站架起协同治理“连心桥”
“因跨省引起经济纠纷不易解决,经过咱们镇人大联络站沟通协调,没想到这么快就解决了,真是造福于民的‘连线桥’......”近日,台前县打渔陈镇大人办公室接到了山东省阳谷县十五里园镇王女士的感谢电话。这是打渔陈镇人大主席团探索构建跨区域人大合作新模式、破解省际边界治理难题的一个缩影。
2024年8月,台前县打渔陈镇与阳谷县十五里园镇、梁山县小路口镇,初步探索豫鲁三镇人大跨区域联动工作模式,经过试点后今年又新增台前县夹河乡和龙翔街道,形成五镇人大跨区域联动工作平台,打渔陈镇为“中枢”联络站。
“我们坚持‘豫鲁跨区域问题共商共管共解’原则,高标准打造豫鲁跨省联建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一院两廊三厅四室’阵地,联络站设站长1名、联络员3名,五镇人大主席每季度轮班担任站长,每半年召开一次联席会议。”打渔陈镇人大主席李琳说。同时,设立“代表法官工作室”“代表检察官工作室”,快速处理跨区域涉法案件、经济纠纷、土地流转等案件。王女士的经济纠纷案件就是这两个工作室处理的。
打渔陈镇建立的跨区域人大联建机制不止这些。
建立“网格吹哨、五镇同发力”工作机制,联动网格员组成跨界服务小组,常态化开展跨界巡查。“前不久,跨界服务小组日常巡查中发现,豫鲁交界处的濮阳市存振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存在边界问题,巡查组24小时联合启动跨省联动,两地农业、环保部门联合执法,3天内完成全面拆除,实现‘问题一线发现、矛盾一线化解’。”打渔陈镇党委副书记张栋说。
“我镇群众向镇人大代表联络站反映打渔陈镇刘子渔村排沟清淤问题后,豫鲁跨省联建人大代表联络站立即启动‘人大代表+法官+村支书’联调机制,成功化解跨区域矛盾纠纷,实现了‘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省界’。”十五里园镇人大主席刘景雷说。为此,打渔陈镇、小路口镇和十五里园镇开展生态联合巡查,12名豫鲁三地人大代表组成巡查专班,为生态环境保驾护航。
为推动跨区联建升级,五镇以“线上沟通+线下签约”形式签署《豫鲁跨省人大联建工作协议》,围绕产业协作、生态保护等7类联创事项明确“责任清单”,轮值期间牵头负责《协同治理清单》。打渔陈镇同步制定《豫鲁跨省联建人大代表联络站工作制度》《豫鲁跨省联建人大代表联络站接待流程图》等4项配套制度,编制成《跨省联建工作手册》,切实推动跨省联建工作规范高效运行。
该镇创新开展的“五镇人大活动联办”行动,也得到了当地群众的认可。围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重点议题,定期联合举办政策宣讲、代表视察、专题调研等活动,打破地域限制,共享工作经验与实践成果。依托豫鲁跨省联建人大代表联络站,搭建“活动共享平台”,统筹安排跨区域培训交流、选民接待日等活动,实现阵地、资源、成果的互联互通,有效提升了区域人大工作整体效能,让联办活动成果切实惠及群众。
“我们将立足人大职能定位,进一步深化与毗邻镇的合作关系,深入挖掘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巨大潜力,进一步健全完善跨省代表联络站相关工作制度和机制,不断拓展跨区域人大合作的形式与平台,推动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在豫鲁边界勾勒出‘区域协同、民生共富、治理共融’的生动图景。”李琳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