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理论研究
濮阳:创新实践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市域新样板
发布时间:2025-06-20 来源:濮阳人大 作者:卓彪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河南省濮阳市人大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特别是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论述,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强烈的使命担当,将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提出的“两高四着力”要求深度融入履职实践,通过一系列制度创新和实践探索,努力打造具有辨识度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市域典范,为新时代地方人大工作提供了“濮阳经验”。  

一、聚焦中心大局,以良法善治护航高质量发展

精准服务实体经济:围绕“制造强市”战略,创造性开展“人大在行动”专项行动。通过作出决定、听取专项报告、组织大走访微调研、开展专题询问、进行满意度测评等“组合拳”,形成监督闭环。首创在20余条重点产业链全覆盖设立人大代表联络站,组织五级人大代表深度参与,推动项目落地率显著提升,如恩赢石化项目实现“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当年见效”。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坚持监督与支持并重。市县乡三级人大联动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两条例”执法检查,推动“一府两院”协同发力。市委书记和市长连续五年领办督办代表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相关意见建议,2024年9月,全国人大代表工委《联络动态》第90期刊发文章,推介濮阳市领导干部领办督办重点代表建议工作经验做法。创新在法院、检察院设立“人大代表监督联络室”,深度参与涉企纠纷诉前化解,有效保障企业胜诉权益。出台《关于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进一步支持企业家干事创业的决定》支持鼓励企业家干事创业,营造尊重、关心、支持企业家的浓厚氛围,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二、深耕基层基础,以制度创新赋能高效能治理

立法破题“小马拉大车”:直面基层治理痛点难点,出台《关于助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决定》并建立配套立法项目库,针对老年助餐等开展“小快灵”立法。将常委会审议现场首次下沉至村居网格,直接听取网格员和群众“原汁原味”的意见,确保法规“接地气、解民忧”。全省率先制定实施《基层网格化服务管理条例》,严格实行网格事项清单制和准入制,为基层减负赋能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监督闭环推动治理落地:启动“护航基层高效能治理”专项行动,综合运用多种监督方式,推动21项重点任务和16个专项攻坚。对老年助餐服务等民生关切开展联动监督,采取“现场问诊”+“暗访摸排”摸实情、解难题,如推动解决南乐县长者食堂餐补标准等问题。深化信访工作法治化监督,督促落实“枫桥经验”。将民生实事票决制深化拓展至村级试点,如清丰县东留固村坑塘治理项目票决,实现“民事民提、民事民决、民事民评”。

代表扎根激活治理末梢:组织全市7700余名五级人大代表“亮身份、进网格”,当好基层治理“引领员”、政策法规“宣传员”、社情民意“联络员”、工作落实“监督员、”矛盾纠纷“调解员”。台前县创新开展“四进”活动,领导干部、常委会组成人员、基层代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代表联络站并亮码履职,打通联系群众“最后一米”。华龙区探索“代表联络站+”融合模式,与党群服务中心等联动高效解决群众诉求,设立26个特色行业代表联络站,如氢能、家事服务等,精准服务产业发展。

三、坚持人民至上,以刚性监督保障民生福祉

深化民生实事票决制:在市县乡三级全面推行人大代表差额票决制基础上,项目选择紧跟时代发展和群众新需求,从老旧小区改造、供暖升级拓展至政务服务跨省通办、青少年心理健康等新领域。建立“清单制”管理和“月督促、季通报、年考核”机制,组建专业督办组强力推动落实,如2024年老旧小区改造超额完成184.3%。创新实施人大代表对民生实事项目年度满意度测评并公开结果,对“不满意”较多项目,如“停车难”迅速响应整改,2025年新增500泊位及智慧停车库,形成“票决-实施-监督-测评-改进”完整闭环。

科技赋能拓展“指尖民主”:推广代表二维码、线上意见征集平台,让群众“扫码”即可便捷反映诉求。经开区“幸福街道”智慧网格系统实现突发事件快速响应。推动政务服务跨省协作,与山东聊城、菏泽实现50项市级事项“异地受理、就近取证”,惠及2万山东群众共享河南医保、教育资源,协同破解金堤河治理等区域难题,生动实践“区域协同、民生共享”。

四、守护绿水青山,以法治力量赓续龙都文脉

特色立法筑牢生态屏障:聚焦本地生态保护关键问题,出台生态文明领域法规8部。其中《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管理条例》被全国人大誉为“小切口”立法典范,《濮阳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散煤污染防治条例》共同构成大气污染防治“法规三部曲”。创新开展跨区域协同立法,联合安阳、新乡等市制定《卫河保护条例》,填补省内空白,为流域共治提供法治方案。

刚性监督守护“绿线”:深化落实生态环境报告制度。执法检查采用“四不两直”、明查暗访摸清底数,建立“责任+问题+整改”全链条清单,并运用“常态督查+专项巡查+随机抽查”跟踪督办中央及省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确保监督实效,守护绿水青山。

文化惠民焕发时代光彩:监督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促进文旅融合项目发展,如推动中华龙源景区纳入省级储备库。首次将“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纳入市级民生实事票决,精准实施盘活文化资源(龙都剧院)、惠民演出等项目。试点“代表联络站+文化驿站”,收集文化发展民意。推广全民阅读活动,如“龙乡最美读书人”、“澶州讲坛”,高标准建成融合民主法治理念的人大主题公园,打造浸润式民主法治教育新阵地。

濮阳市人大常委会的实践深刻启示:

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与制度创新相统一:自觉将人大工作置于党委领导下,围绕中心工作,以制度创新破解发展难题,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必须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贯穿履职始终:在立法、监督、决定、任免、代表等工作各环节,不断拓展民主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如网格议事、票决制、线上平台、代表亮码进站,确保人民当家作主落到实处。

必须聚焦主责主业精准发力:紧扣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强化责任担当,抬高工作标杆,在服务中心大局中找准人大定位,展现人大作为。

必须强化系统思维与闭环管理:注重三级人大联动、代表群众互动、与“一府一委两院”协同;构建“议题选择-深入调研-审议决策-跟踪监督-效果评价”完整工作闭环,确保善作善成。

必须突出特色打造工作品牌:立足本地实际,勇于探索实践,形成一批如“领导干部·代表公民面对面”、“产业链代表联络站”、“村级民生票决”、“立法下沉审议”等具有全国或全省辨识度的创新品牌。

正如濮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邵景良所言:“在濮阳大地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方能筑牢现代化建设的坚实支撑。”濮阳人大的生动实践,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市域典范,为丰富和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地方实践提供了有益借鉴。未来,濮阳人大将继续以创新为驱动,为中国式现代化市域实践贡献更加澎湃的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