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园区人大工委:创新代表联络站建设 “全链模式”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4-03-14 来源:工业园区人大工委
作者:工业园区人大工委
今年以来,工业园区人大工委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聚焦省委、市委“拼经济、促发展”中心任务,紧扣项目建设重点,立足服务企业着力点,创新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现形式,在高标准建设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示范点的同时,充分发挥专业领域人大代表作用,探索出一条“把代表联络站建在产业链上,代表联系服务群众在产业链上,问题解决在产业链上,工作效果体现在产业链上”的“全链模式”,更好助力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更好推动经济发展、群众增收,奋力把人大制度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效能。
把代表联络站建在产业链上
因地制宜,通过在产业链上建设代表联络站,充分发挥平台服务产业发展的职能作用,推动重点产业链延伸,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推进特色产业集聚。
积极探索典型引路,选树培育人大代表中的优秀企业家典型,发挥“头雁”的榜样示范作用,变“单打独斗、各自为战”为“联村联企、抱团发展”的聚集体,带动壮大行业经济总量。
通过依托龙头企业建设代表联络站,聚力产业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助推企业上项目、扩产能,带动周边群众在产业链上致富。
紧紧围绕工业园区重点产业,先后在君恒、海尔希、龙都等企业建立5个富有特色的人大代表联络站,打造“有事您找我,我为您代言”特色品牌,通过站点紧紧把代表、专家、部门力量汇集在产业链上,探索出代表联络站和辖区企业融合的新途径。
代表联系服务群众在产业链上
丰富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把人大代表牢牢镶嵌在产业链上,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当好群众身边的知心人、贴心人、代言人。
结合人大代表行业特点和知识结构,采取混合编组方式,组建代表专业小组进园区、进企业、进项目、进机关,围绕制约企业发展的难题,开展走访调研,宣传政策方针,听取收集意见建议。
健全完善“双联系”制度,将全区三级人大代表全部编组进站,要求每名驻站代表每年参加监督活动2次,联系接待选区企业代表、群众4次,实现代表接待群众、走访企业常态化。
问题解决在产业链上
充分发挥连心桥、主阵地、好场所作用,助力企业诉求搭上“直通车”,纾困解难跑出“加速度”。
有关代表联络站立足服务企业、服务群众,利用每月接待、每季集中活动、走访选民等,听取企业和群众意见。拓展代表联系群众的平台载体,推行线上亮码,把驻站代表二维码和站点二维码亮到企业,群众“扫一扫”,代表“码上办”,切实当好企业的“联络员”“服务员”“宣传员”。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收集意见建议,实现发现问题“全天候”,代表企业“心连心、零距离”。
着重在听取民意、了解民情、解决民事上下功夫,优化群众意见分级分类处理流程,建立“汇总梳理-分析研判-交办督办-反馈评价”闭环机制,对收集到的企业届意见建议,及时督促相关部门,采取有力措施,切实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
工作效果体现在产业链上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履职为民转化为惠民惠企的实际成效,呈现出企业发展壮大、群众增收致富、营商环境优化的多赢局面。
涉企人大代表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各项决策部署,紧盯民营经济发展中的困难,自觉架起政企桥梁,积极担当作为,把推动惠企纾困政策落实作为头等大事,采取视察调研、走访企业、座谈交流的方式,推动缓解资金压力、扩大市场需求等各项惠企纾困政策落到实处,助力企业发展壮大。
工业园区人大工委将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市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加强人大代表工作能力建设,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不断创新平台载体,打造专业化行业化代表联络站,更好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为工业园区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