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前县人大:党建引领聚合力 代表下沉解民忧 ——台前县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人大代表工作站赋能基层高效能治理
近日,台前县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人大代表工作站在侯庙镇许集片区正式成立。工作站以省人大代表、许集片区党委副书记许延随为站长,通过建场所、定制度、优机制,既为代表下沉网格履职提供平台,也为破解民生难题、拓宽民主渠道、激活基层治理效能注入强劲动能。
党建领航:让代表履职有阵地、有规范
工作站以党建为“核心纽带”,将党组织领导贯穿全过程。一方面整合片区7个行政村治理资源,优化30个精细化基层网格,实现治理服务范围全域覆盖;另一方面针对性设立“代表网格E站”“代表议事厅”两大功能场所,既打通线上履职通道,方便群众“一键上报”民意诉求,又打造线下协商阵地,为代表与群众面对面沟通、共商共治提供固定场所,构建起“线上+线下”双轨履职体系。
同时,工作站建立五项核心工作制度提质增效,一是推行代表定期坐班值班,保障群众“找得到人、说得上话”;二是开展网格信息常态走访,动态掌握基础设施、矛盾纠纷、民生需求等情况;三是规范社情民意收集流程,建立台账确保诉求“不遗漏、不拖延”;四是实行民生事项分级办理,明确简单事项当场响应、复杂事项联动协同;五是健全矛盾纠纷前端化解机制,依托网格推动问题“早发现、早处置”,推动代表履职从“分散式”转向“规范化”、从“被动响应”转为“主动服务”。
代表沉格:让治理效能沉到底、显实效
16名四级人大代表全员“入网报到”,全部下沉基层网格担任“治理专员”,依托工作站平台将履职触角延伸至农户家门口。日常工作中,代表们走村入户,既主动收集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民生诉求,也同步排查基层治理中的各类隐患。遇复杂问题时,通过“代表议事厅”组织群众、村干部、职能部门协同协商,凝聚破题合力。
为破解“只收集不解决”难题,工作站创新“网格闭环处置机制”。代表收集的信息经梳理分类、分析研判后,精准交办至对应村党组织或职能部门;办理过程全程跟踪进度,办结后第一时间向群众反馈,形成“收集—梳理—交办—跟踪—反馈”完整链条,确保群众诉求“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赋能治理:让群众参与广覆盖、真落地
工作站既是代表履职新阵地,也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窗口。通过代表下沉网格、功能场所开放、闭环机制运行,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渠道持续拓宽,可扫“代表码”线上联络代表,亦可在“代表坐班日”当面反映诉求,还能参与“代表议事厅”共商村务,真正实现“治理有我”。这种“党建引领、代表牵头、群众参与”的治理模式,既能有效凝聚基层治理共识,更能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据悉,目前,工作站正朝着“上情下达的宣讲站、联系群众的连心桥、纾难解困的解压阀、代表履职的工作室”目标稳步迈进,未来必将推动更多民生实事落地、更多治理难题破解,为台前县基层高效能治理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