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拍”出民生痛点 政府“办”出治理温度
“上午刚反映路灯不亮,下午就修好了,这效率太赞了。”近日,一名市人大代表通过“濮阳微实事·代表随手拍”平台提交诉求后,很快收到了问题解决的反馈,这是我市以民主实践创新助推基层高效能治理的生动缩影。
今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联合市政府推出的“代表随手拍”工作,让人大代表化身“移动探头”,以镜头捕捉民生诉求,政府部门接诉即办,通过“人大+政府”的治理联动,让群众“微心愿”加速变为“实景画”,为全过程人民民主写下了鲜活的濮阳注脚。
为让“随手拍”真正成为反映民生的“直通车”,市人大常委会不仅印发实施方案与操作手册,还在“市长·代表公民面对面”座谈会上发出倡议,激发代表主动履职的热情。以往闭会期间“沉默”的代表,如今有了便捷的履职抓手,穿梭在背街小巷、老旧小区,从路面破损、河岸垃圾,到游商占道、停车位不足,把群众“看着烦、用着难”的细节一一记录上传。
更重要的是,代表们不只是“拍”,更坚持“全程督”,以“钉钉子”精神跟踪督办每一个问题。此前,有代表发现万达商场门口电动车乱停、闯入快车道的安全隐患,通过平台反映后持续跟进,多次对接相关部门,最终该问题转为闭会期间正式建议,由市人大常委会与市委市政府督查局联合督办,推动“老大难”问题逐步解决。
高效解决问题,是“随手拍”赢得民心的关键。我市构建起“问题收集、分类交办、跟踪督办、结果反馈”的闭环管理体系,每个环节明确责任主体与时间节点,形成部门联动、协同发力的工作格局。代表通过“i濮阳”小程序“一键上传”诉求后,平台与12345政务热线数据互通,市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安排专人对接,24小时轮班做好审核、交办、回访等工作,确保“接诉即转”。各承办部门秉持“群众利益无小事”,对反映问题“接诉即办、限时办结”,杜绝“踢皮球”“慢作为”。此前,有代表反映油田职工医院放射科核磁共振科室标识不鲜明、造成病人往返多次咨询认路,接到代表反映问题后,办理单位迅速行动,前往现场核查并整改。目前在走廊位置清晰醒目的大字体标识已经上墙,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就医。

截至目前,平台已收到城市管理、道路交通、环境保护等领域建议45条,均推动解决,平均办结时间仅3个工作日,其中5条24小时内答复,最快的6小时便有结果,跑出了民生问题解决的“濮阳速度”。
从“解决一事”到“治理一域”,是“随手拍”更深层的价值所在。市人大常委会注重从个案中提炼共性问题,以“小切口”推动“大治理”。此前,有代表反映市一高南门垃圾堆积问题,人大、检察院及承办部门联合行动,一周内完成清理。为防止问题反弹,市人大常委会联合市人民检察院召开长效治理推进会,组织6家涉事单位与代表共同签署长效治理机制,明确职责、形成闭环,实现从“短期攻坚”到“长久保障”的转变。
同时,我市正优化“随手拍”功能,开发数据分析模块,从社情民意“弱信号”中捕捉治理“强信息”,将集中反映的问题转化为监督议题、立法建议,推动从“解决一件事”到“完善一类制度”,实现程序性监督向实质性监督的跨越。
如今,在濮阳,越来越多的民生痛点通过“随手拍”得到化解,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在“拍”与“办”的良性互动中持续提升。这场民主实践创新,不仅架起了群众与政府的“连心桥”,更以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力量,为基层高效能治理注入了持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