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县区人大 >> 华龙区
“三步法”+业务下沉清单 探索国家机关进站工作走深走实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5-10-09 来源:濮阳人大 作者:华龙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 杨理宏

近年来,华龙区人大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聚焦“两高四着力”重大要求和省、市人大工作部署,紧扣濮阳市人大常委会“五个专项行动”,锚定“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核心目标,突破国家机关联系群众的路径局限,创新构建“三步法”+业务下沉清单工作机制,推动国家机关进站从“形式化走访”转向“实质性履职”,从“阶段性活动”升级为“常态化实践”,在听民声、解民忧、汇民智中筑牢民主根基,探索出一条国家机关进站工作走深走实的新路径。

“三步法”画好民主实践“全链条图谱”

进站前深入调研,吸纳民意。打破“临时通知、仓促进站”的传统模式,在活动开展10日前,联络站将进站的部门及部门主要职能通知人大代表、居民议事代表,组织代表提前走访调研,充分利用“濮阳数智人大”APP等平台、微信群和调查问卷,开展“线上+线下”“靶向式”意见征集。对收集的诉求分类梳理,提前转交进站部门,确保进站活动时有事可问、问在实处,让进站部门负责人听到群众最真实的声音,而不是为了拍照留资料,走过场、搞形式。比如,在区住建局进站前,联络站通过走访13个老旧小区,收集到“电梯安全维保”“停车位改造”等诉求17条,提前反馈后,住建局不仅携带政策文件,更带来3个小区改造的初步方案,进站时直接与群众对接细节,效率大幅提升。

进站时直面问政,汇集民智。推动进站活动从“单向宣讲”转向“双向互动”,构建“政策解读+工作通报+现场问答+行业对接”四维工作模式。相关部门负责人与人大代表、居民议事代表、群众代表面对面交流,介绍最新政策方针,通报工作完成情况、代表建议办理情况和民生实事进展情况等,接受代表提问。在组织国家机关负责人走进乡镇(办)人大代表联络站的同时,聚焦产业发展需求,推动政府部门精准对接制造业、金融业、民营经济等行业人大代表联络站,听专业建议、解行业难题,促进营商环境优化,有效助力了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比如,针对制造业倍增战略,组织工信、税务等部门走进制造业代表联络站,听取企业关于“产业链配套”“税收优惠”的专业建议;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市场监管、金融部门与民营经济代表面对面,解决“融资难”“审批繁”等问题。

进站后做好督查,化解民忧。建立“台账管理+跟踪督办+实地核验”闭环机制。进站活动结束后,区人大常委会做好资料存档,详细记录群众诉求、部门承诺及办理时限,形成问题台账交由相关部门办理;区人大常委会有关工委牵头,定期与进站部门对接进展,开展实地调研,监督工作落实;对复杂问题组织代表、群众共同检查办理成效,确保“销号清零”。比如,区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在市人大联动支持下,跟踪督办黄河敬托院自来水管网问题,从进站收集诉求,到协调市、区水务部门制定改造方案,再到现场核验管网通水情况,全程历时1个半月,彻底解决该院200余名老人“用水难”问题,成为“督办见实效”的典型案例。

“清单制”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制定“业务下沉清单”,明确“进站干什么”。梳理人大及“一府一委两院”核心职能,出台《国家机关进站业务清单》,涵盖民生保障、执法监督等6大类28条,让部门清楚“进站干什么”,让群众知道“有事找谁办”,不仅明确“谁来做”,更细化“怎么做”,让群众“一看就懂、一办就成”,从源头上避免了进站工作“走过场”,实现了国家机关直达基层末梢,人民群众就近参与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

强化“清单落地考核”,确保“实事办到位”。将清单落实情况纳入部门年度履职评价,建立“双随机”检查机制,即随机抽取进站活动档案,核查是否按清单开展工作;随机回访群众,了解诉求解决满意度。近年来,全区依据清单开展立法征求意见进站33次,推动《濮阳市基层网格化服务管理条例》《濮阳市停车管理服务条例》吸收基层建议17条;开展专项监督进站30余次,促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在基层落地,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推动“市、区联动”,实现“服务无断层”。以清单为纽带,构建“市级领导示范、区级部门主办”的进站体系。市级领导进联络站开展接待代表和选民群众活动6人次,比如,“市长·代表公民面对面”座谈会在华龙区黄河敬托院召开,为养老事业发展“把脉问诊”,成为市、区人大联动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案例,被央视网、河南卫视等多家媒体报道;市政府有关部门进站活动5次,解决跨区域民生问题7个;区“一府一委两院”负责人及区人大常委会各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进站活动共计65次,现场答复群众咨询,协调解决热点难点问题,让群众感受到“民主就在身边”。

“民主测评”筑牢监督“防火墙”

建立“多维测评体系”,让群众“说了算”。为有效巩固进站工作成果,年终区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大代表、群众代表,通过无记名投票方式,对各机关进站工作情况进行民主测评,测评内容包括“一把手进站、正面回应问题、承诺事项落实、相关问题解决”等方面,测评结果向区委报告,在全区通报。真正做到“进站工作做得好不好,问题解决得好不好,代表和群众说了算”,既提高了代表履职积极性,推动了“一府一委两院”工作,也提升了人大监督成效。

完善“意见办理机制”,让诉求“有着落”。实施“意见直办、交办、督办”三级处理制度,对能现场答复的诉求,要求部门“当场回应”;对需后续办理的,明确“交办时限”;对久拖未决的,由区人大常委会挂牌督办。三年来,共收集各类意见建议216条,其中209件得到现场答复,6件进行了交办,1件作为闭会期间代表建议办理。切实解决了一批诸如“电动车集中充电、城区易涝点整治、环境卫生改善、企业招工难”等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受到老百姓好评。

拓展“民主实践场景”,让青年“融进来”。在区人社局、发改委进站时,邀请濮阳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参与进站活动,让青年学生现场体验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的生动实践,也感受到人大代表及政府部门对大学生就业的关心关注,为民主实践注入青春活力。代表、群众通过联络站积极参与督政议事,增强了“一府一委两院”主动接受代表监督的意识,丰富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提升了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

通过“三步法”+清单制,避免了国家机关进站工作“来时一阵风、走时影无踪”,华龙区的创新实践得到上级充分认可。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张勇、代表工委副主任傅文杰来我区进站调研时给予高度评价。市长朱良才专门致信华龙区委、区政府,委托区委主要领导将自己珍藏的两套图书捐赠给长庆路基层立法联系点,并对代表联络站工作给予充分肯定。该项工作还被全国人大代表工委《联络动态》、省人大《代表工作》刊发,被省人大融媒体中心、河南法制报专题报道,被濮阳市人大评为出彩工作,并入选市委深改办改革创新实践案例。

下一步,华龙区人大常委会将深化落实省人大常委会《河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聚焦“1+2+4+N”目标任务体系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决定》精神,真正学懂弄通,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进一步深化提升“为人民履职、为中原添彩·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推动“三步法”+业务下沉清单机制走深走实,不断擦亮国家机关进站工作的华龙品牌,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焕发更强劲的生命力,以实际行动推动“两高四着力”重大要求在基层落地落实、见行见效。